《啥是佩奇》

作者: 童心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9:55 被阅读11次
《啥是佩奇》

今天朋友圈被《啥是佩奇》给刷屏了。

于是赶紧点开视频《啥是佩奇》,看完蛮感动的。

感动之余,我也有点不理解,可能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异吧。

像视频中儿子要接老人去城里过年,我觉得在北方可能挺正常的,毕竟中国人中,有6亿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村乡下待惯了,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是正常的。

但在广东,好像很少有这个问题,我所知道的亲戚朋友每年都是回老家过年的,不存在跑回老家把老人接到城里过年的事。

不管我们老家老人是住在县城还是农村,都是我们在外面打工赚钱的人回老家的根据地过年。

我们基本没有过年去哪里出游的习惯,反正逢年过节就是回老家,一家老小热闹过年。

所以没有视频中老人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的等子女回家的情况。

《啥是佩奇》

小猪佩奇为何能这么俘获中国孩子们的心,我觉得和它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单薄都有关系,简单几笔就可以勾勒出小猪佩奇的形象,一只活泼可爱、爱唱爱跳的小粉猪,连我这样的成年人都觉得可爱无比。

另外小猪佩奇的情节真的特别简单,一集讲一个故事,什么野餐啦,跳泥坑啦,学游泳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紧密联系。像换牙有牙仙子把牙齿换成金币之类的,每个孩子都会喜欢吧。

视频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老人孜孜不倦的寻找“啥是佩奇”的过程,孙子的一个喜好成为老人心里的一个大大的疑问,老人家这家问那家问,简直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终于纯手工打造出了一个粉色小猪给自己的孙子。

礼物是粗糙的,心意是沉甸甸的。

《啥是佩奇》

也许商店里几十块就可以买一个佩奇,如此容易的事情,老人却是问遍周遭、反复确认,最终亲自动手打造完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速食主义、快餐文化,能不花时间、精力就尽量不花,能用钱解决就尽量用钱解决。

我们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回味、反思生活中的小确幸,而是任其转瞬即逝,所以我们的幸福感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啥是佩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情愫渐渐淡化,我们不再一封一封的飞燕传书表达我们的情感,有事情打电话、通视频就好,又快又直观,没多少人愿意或有时间、精力去面对面地听别人“唠嗑”一通与己无关的“烦心事、破烂事”,永远都有更重要的事情悬在我们的心头,挥之不去。

《啥是佩奇》

其实我们骨子里是需要那些细腻、柔情、蜜意的,看看今天有多少人转发这个《啥是佩奇》的视频就知道了,有点像干涸了许久的心田被狠狠灌溉了一次。

还记得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那首诗吗?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 马 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 马 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啥是佩奇》

当看到这些诗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是很感动,觉得这样的生活那么真、那么纯、那么美,美好得甚至让我们嫉妒过去年代的人们。

那时候没有虚拟网络世界,只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想你了就告诉你,我想你了,相爱的人天各一方就鸿雁传情,你来我往,东西坏了就拿去修,感情破裂了也尽力修补,所以啊,咱们的神经越来越不敏感,心越来越迟钝,感受幸福的能力越来越弱了,也许我们真应该学会“停下来,享受美好”。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我们短暂停留、永久回味的瞬间,那便是我们持续幸福的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啥是佩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lo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