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事需要交给专业的老师来做,比如命题一份原创试卷,如九下第三单元,出题前要结合学科特点,兼顾本单元的主题,综合单元教材,提取重要的知识点,另外要即时关注当下时事热点,体现家国情怀,体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总方向。
所以说要出一份试卷,可以说不亚于写一篇专业的学科论文,从整体框架到具体内容的构思,选取的切入点,包括论文要解读某一个所得所获均要在这篇论文有所体现,要有读者模式,让人阅读之后,能有所思,有所感,更甚者有所获。
为此一线老师常常为写好一篇论文可谓是抓耳挠腮,苦苦思索,不得而解。
当下,大环境稍显浮躁,能像“何妨一下楼”这样的主人不多矣,兀兀穷年致力于学术研究,甘坐十年冷板凳,文章不写一句空。有一个共通之处,在文学研究创作领域有知名度、影响力的人物,都有这一番“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经历,只不过名人的可贵之处不是来自外界的迫使,而是发自内心的从容,沉浸其中,以此为业为乐。
古人常以“某某斋”来命名自己的书屋,就是表明个人的志向和追求,以期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年已至此,我深知自身的优势劣势,更应谨慎从容在专业有所长进。
今晚再次听完导师刘恩樵讲授教师论文的写作及点评,近140分钟坚持到最后,刘老师从格式规范、论文标题、主要内容的摘要、关键词的节选、正文内容的阐述,细细道来,可谓是用心良苦,令人深受感动。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进步,当然要想网师成员米老师所说,我愿意一直“在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