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读书散文
读《罪与罚》(四)

读《罪与罚》(四)

作者: 思而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6-22 13:47 被阅读0次

拉斯柯尼科夫酝酿一个多月的念头的那件事情,终于莫辨是非,战战兢兢,迷迷糊糊,意乱情迷,身虚体弱,偷偷摸摸的开启了进行时。

他这是替天行道吗?或者是病态的偏执,这偏执又归入社会的不公和压逼?或者是诸多的巧合与诱导?总之,蓄谋付诸了行动。如何偷来行凶的斧子,如何将那凶器掩饰着带到作案现场,如何连人带凶器神不知鬼不觉混入那老太婆的典当屋,如何首先用伪装的典当物分散老太婆的注意力好第一时间下手一举成功等等,他都预演了无数次。终于,天助“善良”的杀手拉斯柯尼科夫,他当日顺利的到达那老太婆的门口,尽管老太婆一如既往的谨慎与警惕,也被骗开了门,而且真真的她妹妹不在里屋。

现在一个带着凶器的彪形大汉,在一个僻静的房间,对着一个上了年纪且瘦弱的、平常出门走动都有点困难的女人,正当这老女人聚精会神看那包得紧紧的假冒典当物时,说时迟,那时快,拉斯柯尼科夫手起斧落,打在那可怜的老太婆的天灵盖骨上,一下倒地,再一下彻底毙命,血流满地,跟着他慌慌张张,拿了死者的锁匙将收藏得相当密实的有关贵重典当物塞满衣裤的口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死者的妹妹此时回来了,她惊呆了,束手待杀,杀红眼的大学生,他不是立即逃离现场或立地成佛,而是下意识的一不做二不休,也砍死这无辜的善良的妹妹。接下来,当杀手清理现场,擦干净染血的靴子、斧子的血迹时,听到楼下有脚步声很可能走上楼来,作案现场在四楼,很可能是典当铺有客到?果真是当铺有客到,两人都在门口反复的按铃,凶手已经无路可逃,反锁在屋内,任凭反复按铃,都没人开门,后来这两个当客思前想后地分析:如果主人出外应该正锁,反锁,屋里肯定有人,难道屋里的人出事了?于是两个人先后走下楼去找人搞清楚情况,就在这难得的逃跑的窗口期,拉斯柯尼科夫快速溜到二楼,遇到有人上楼,又幸亏躲在二楼开着门正在装修的房间,这房间的工人因关注四楼出事而走了出来,于是幸运的避开所有的人溜出大门,一转二转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家,还顺利的将凶器放回邻居原来放斧子的地方,然后回到自己的破屋软瘫在沙发上,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他脑海里久久挥不去那多少的意外、多少的“幸亏”、多少的做贼心虚、多少的天算和人算。啊!杀人越货犯罪是多么的不易、多少的意想不到,不管怎么的“好运和幸亏”可能都留下磨灭不了的罪证。他多么的悔不当初,他已经难以回头!

回头是岸现在成了一种奢望!

——第一部完。2023.06.23.

相关文章

  • 读《罪与罚》四

    索尼娅是马尔美拉陀夫的女儿,父亲是一个被辞退的小文职官员。母亲死后,父亲再婚,继母杰卡琳娜.伊凡诺夫娜,继母嫁过来...

  • 《罪与罚》

    有的书,越读越有味道。比如:《罪与罚》。 读《罪与罚》是因为它在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初读,第一,第二部,心里...

  • 罚:道德内心的惩罚

    ——读《罪与罚》有感 虽然“罪与罚”这个标题念起来短暂的有些轻飘飘,并不让人觉得沉重;...

  • 读《罪与罚》

    中国人读外国小说,的确是有些困难的。对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陌生感,加上长而拗口的人名,都成为一种不小的挑战。但对人...

  • 读《罪与罚》

    不愧为世界名著。小说只用了第一个篇章来写“罪”,而用了其余的篇章来写“罚”。由《罪与罚》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 读《罪与罚》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地阅读一本名著。伴着既想尽快地知晓事件发展,又想细细揣摩一字一句的矛盾心情,我终于读完了全书。...

  • 读《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坎坷,他生活在19世纪,曾被流放西伯利亚。是比肩托尔斯泰的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布罗茨...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一个说法,高中生应该读《罪与罚》,大学生读《群魔》,到了研究生或者研究生以后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罪与罚》相...

  • 罪与罚(四)

    我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她,那是我最容易分神的时候。杜老板会坐在后座一个人想事情,我没有办法分享给他我的真实想法,...

  • 罪与罚 四

    我在黄昏之时出发 小船对准了西下的太阳 航行开始了 而冰岛是那么遥远 我迎来了属于我的夜晚 我仰望着那夜空 是那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罪与罚》(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tm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