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
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特色,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1949-1966期间,连环画以其通俗性和时代性,被上层作为教育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间的连环图册,起到以下作用:
-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还原民众生活
-丰富了文化生活
-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我的娃娃时代,连环画已经淡出舞台。它的两段创作和传播辉煌(1949-1966 1978-1985)之后,基本已作为收藏束之高阁。
小饱85出生,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被它吸引。也是在隔壁神坑侄儿家里。垫在老式茶柜的跛腿下面,薄薄泛黄的小册子。内容已经记不清了。蹲在昏暗的屋子里,我第一次发现读书能如此有趣。以至于屋子慢慢黑下来的时候,猛然发现脚已经完全麻木……
后面批量看到小人书,是在老师家里。玩耍的时候弄翻了一大抽屉,全是学校没收过来的。遗憾的是没能借阅到,说孩子们应该学业为主。大概他认为这些小人书,都是影响学业的大敌。
后来初高中进城,也在一些书摊上看到泛黄的书册,歪歪斜斜跟小说摆在一起。可租可买,就是不能长时间翻阅。从驻足的人员多寡来看,境况已经比通俗小说差多了。
2000年之后再逛报刊亭,早被花花绿绿的期刊取代,难觅踪影。
近期整理资料,偶尔在某多上逛到了这些可爱的书册。熟悉之感扑面而来,牵起回忆。不多说,上个截图上阅读链接。只是不能蹲墙角翻览,少了许多情怀和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