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
朱百宁 | 一些感悟和收获(上)

朱百宁 | 一些感悟和收获(上)

作者: 朱百宁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5:56 被阅读0次

这次的文章换一个写法,用list的形式,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感悟和收获列出来,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今天,先发布“上篇”,列出14条。

未来,对于其中的一些话题,可以展开来写。

1、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用户对你产品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老板最想让你做的三件事是什么?情侣或者爱人最希望你营造什么样的‘二人世界’?”......能搞清楚这些“需求”的人,寥寥无几。不信你可以做个实验,先列出自己认为的对方的需求,然后再让对方列出来TA的需求。最后,两个认识的差异之大,会让你感到震惊的。这就是造成“产品失败公司倒闭、工作没有成效、感情生活不美满”的主要原因。

2、所有要长期做的事,就值得花时间去掌握方法。无论是生活中的“刷牙、跑步、做饭、看书”之类的事情,还是工作中的“做产品、搞设计、做营销、人事管理”等事务,因为这些事情你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做,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花时间先掌握做这些事情的方法。然而,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做。所以,TA不是拥有N年经验,而是把一年经验重复了N年。

3、最简单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人的演讲、文章、PPT总是让你感觉思维混乱、云里雾里,究其原因,往往是违背了最基本的“总-分-总”的叙述结构(即所谓“金字塔”原理)。在学习新的领域知识、接手新的工作、来到新的环境时,如果你能充分使用“分类-排序-找规律-应用”这个万能四步法,那往往能迎刃而解。同样,对于此类复杂问题,“画大图”的方法也极为有效。图不仅能迫使你自己把事情搞清楚,也会让别人一目了然,迅速了解情况。

4、忙着忙着,大部分人都违背了基本的原则。无论是面对涉世未深的职场小白,还是身经百战的行业精英、企业老板,无论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当TA就业务问题求助于你的时候,你都可以泰然自若、处乱不惊地用这四个问题,来收获对方的膝盖——“你们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是什么?每个手段的效果究竟如何?基于对效果的深入分析,你是如何进行迭代改进的?”。相信我,你只要善用“目的-手段-效果-迭代”这四连发,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被对方啧啧称奇的战略大师、咨询顾问了。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大部分人忙着忙着,就忘记最基本的问题和原则了。

5、人们往往疏忽了对自身的了解。在任何一个领域,要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思维水平,几乎都绕不开对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理解。比如,对人性的理解。当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当中“猎奇、懒惰、炫耀”等一些最核心、跨民族、跨语言的、亘古不变的人性后,你在产品、营销甚至职场的沟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就会打开新的局面。而且,这些人性的形成,恰恰都可以溯源到亿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可见,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研究自己,研究我们如何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6、思维的4个层次:“心里懂、讲得清、可撰文、能著书”。对任何事物的理解深度,从浅而深可以有4个阶段。首先,是自己心里懂,接下来,就是能够“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在讲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带动你思考得更深入,会有新的发现)。然而,交谈的形式往往是不严谨的,所以当要求你把同样的观点和理解,写出一篇文章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得花很多功夫,必须斟字酌句、搞清楚来龙去脉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认识就会上一个台阶。最后,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所知所感,写成一本书,那就有了更高的境界。因为,一本书要包含方法论,以及相应的论点、论据和案例,而且总体结构要平衡,这并不是把自己的一些现成文章堆积起来就可以的。

7、新的时代,一定要掌握跨界思维。社会发展到今天,各个行业、学科之间的交织和融合愈发明显。只是墨守成规地掌握一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做出大的创新和成就。我们看到,对一个行业最大的颠覆,很多都不是来自本行业的人,或者使用了习惯的打法。这个现象,在手机、出行、新能源车辆、新零售等行业,均是如此。而且,跨界思维、跨行经历不仅会让你在工作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角度,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人生就是各种美好体验的集合。很多行业和岗位,只有你尝试了、认真做了,才知道其中的乐趣。没编过程序,就很难感受到程序员的快乐;没做过品牌,就很难体会到创意的产生和实施带来的快感。

8、蜻蜓点水读书破万卷,不如抓住一本看十遍。我们都知道阅读很重要,但大部分人只乐于追热点,什么书热、什么书火,就赶紧买来囫囵吞枣翻一翻。到了年底,就赶紧去比拼下阅读量,“你看,我去年读了100本”。这看起来很上进、很努力,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成效。与其这样“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如把一两本经典书反反复复研读,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指导实际工作,并不断修正迭代。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本书。

9、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注重细节的人来说,很多能力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慢慢练就了。比如,如果你能对每天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都“下意识、条件反射”地分析出体验好坏并思考如何改进的话,那么,长此以往,你的产品sense、同理心、用户思维就在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出来的。比如,经常开车,就应该去观察车辆的一些设计是否合理、导航软件体验是否良好,甚至是道路的标识、信号系统是否科学?有了这样的习惯和经历,当你真正着手设计一个产品时,你只需要掌握一些领域知识,就能很快上手。可以说,有的人只是每天八小时努力工作,有的人却一睁眼就开始思索和进步。

10、拥有强大的总结能力,非常可怕。无论是支撑和指导各个行业发展和实践的理论学说,还是让整个社会平稳发展的法律条款、交通规则,都来自于总结。没有总结能力,人类就无法进步、社会就无法运转,同样,缺乏这个基本能力,个人也很难提高。尤其是到了这个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和玩法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新问题,很多学科中的那些经典的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涉及和涵盖。于是,就需要学会总结,这样才能找到规律并指导实践。比如,深入研究并总结每一年的“10个最成功的产品或者营销活动”,你的收益就会很大。平时,还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每天的表现和收获也做总结,那就更加厉害了。

11、打造你自己的“连接器”。大家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性,除了努力去结识本行业专家和领袖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那样你会让你发现更大的、更精彩的世界。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厢情愿地“要电话/加微信、参加聚会和饭局”并不会奏效,你需要打造自己的连接器。换句话说,你需要具备独特的价值,当你有了输出能力,才可能在有需要的时候获得别人的输入和支持。连接器可以有多种形式,美若天仙、才华横溢也是,身怀绝技、著作等身亦可。总之,你要有一个连接全社会的“连接器”。

12、警惕那些“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但听完丝毫没有信息量”的人。在工作当中,经常会碰到那种非常健谈,即兴、脱稿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能喷一两个小时,但听完毫无信息量,不会留下任何印象。这种人往往思维混乱,只是善于用“语言的数量”来掩盖“思想的质量”。比起那些不善言谈的人,这些话痨更应该警惕。

13、要有所成就,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首先,悲催的事实是“成年人的字典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其实都各有各的烦恼。不过,好在“以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会半途而废”。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14、要想目标实现,就将目标公开。“懒惰、拖延”,是人们的通病。因此,如果要督促自己完成某个目标,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个目标公之于众。这样,你就没有偷懒和懈怠的理由了。比如,这篇断更了几个月的文章,就是这样问世的。

=====

立刻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自传播实验室”,第一时间获取更多产品和营销洞察。

本文作者:朱百宁,微信公众号:自传播实验室。作者为前百度品牌总监,著有《自传播》一书。

相关文章

  • 朱百宁 | 一些感悟和收获(上)

    这次的文章换一个写法,用list的形式,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感悟和收获列出来,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今天,先发布“上篇...

  • 年末小结

    2020年,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什么遗憾? 收获:1.简书共19万字,共415篇文 。开始在一些公号上发表文章14...

  • 6期—第8天

    收获和感悟

  • 会有谁,愿为文物付出以“年”为单位的寂然时光?

    读书时,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收获一些感悟,叠加到自己原本模糊的感悟中,让那些感悟明晰立体起来;也会收获一些想要流泪的...

  • 沉浸式刷数据感悟

    最近一周,我重点在抖店后台和蝉妈妈上沉浸式刷产品找达人,在做抖音电商的认知上和专业技能上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

  • 感悟和收获

    通过对亲密关系的学习和认知,让我看到自己以前很多不利夫妻系的相处方式,在孩子出生后的那一两年,我的精力全在...

  • 3月随感

    因为经常要写东西,所以会留心记录一些感悟和收获,这不是一个成体系的文章,只是一些电影书籍精彩片段或者自己的一些感悟...

  •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用“图片”占领朋友圈?

    如何让你的品牌火在朋友圈里,而不是活着广告牌上?前百度品牌总监朱百宁的观点是:“一图胜千言,有图有真相。要实现自传...

  • 朱百宁 | 你没死在“战略和格局”上,而会死在“最后1米”

    众所周知,人们总是热衷于关注和研讨一些高级话题,比如战略和格局之类,那些创业者以及大公司的管理者更是如此。 这本无...

  • 我们用青春时光去养猪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作者:朱亚宁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百宁 | 一些感悟和收获(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e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