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94626/69d05fe7ccac055d.jpg)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规矩多的人都是死脑筋,做事一板一眼不变通,这点我不认同,这个世界整体上是讲规矩的世界,就因为人人讲规矩守规矩,人人才能享受到相对的公平和自由。
9月12日,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带小女儿去了省科技馆。去之前,我已按场馆规定提前三天做好了预约。我至今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去新科技馆,因为不了解新场馆的规矩(以前老馆买十元门票就可以畅通无阻,新馆到是免门票,但要提前三天预约),没有提前预约,只能原路返回,来回五十公里,我和小女儿心情都非常沮丧。那次我还记得有个赣州来的旅客,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自驾往返1000公里,只为参观最新的省科技馆,也是因为不了解场馆规矩,没有提前预约,家长再怎么央求工作人员都无济于事,只能无功而返下次再来。我为赣州籍的旅客朋友感到遗憾,也为工作人员的尽职担责而点赞。
今天去的比较早,停车场空空如也,馆内游客不多,刚好碰到场馆还在举行为期三天的迎中秋活动。场馆布置了七个打卡地点,分别在1-4楼,有国学知识竞猜、科学知识互动、航天器材体验等。活动内容都很简单,适合低幼孩子参加,例如传说中嫦娥是谁的妻子?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应该都不陌生;背一首跟月亮有关的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心中都已落地生根;两个小朋友一起拼凑一张航空图片,喜欢拼图的孩子,最多只要10秒钟就能完成。这些活动内容对小女儿来说轻车熟路。在人多的活动现场,我看到小女儿还是有点胆怯,迟迟不敢到工作人员那里去互动。原来她不知道参与活动的规则。我告诉小女儿了解规则的三个方法,第一阅读易拉宝上的详细介绍,第二询问工作人员的参赛规则,第三在旁边观察其他参赛选手。最后小女儿鼓起勇气询问了工作人员,结果也是很容易的完成了7个游戏,得到了一整套关于科技馆的宣传海报。这个世界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搞,我们只是不清楚把事情做好的规矩。
在我们拿到了整套海报之后,准备去图书馆还书借书。在一楼电梯旁的一张石凳上,有个爸爸带着比小女儿大一点的小朋友,爸爸似乎很生气,嘴里唠唠叨叨念念有词:你看比你小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全部游戏,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这么胆小,我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我走过之后,转身看了一眼那个小女孩,眼里浸满了泪花。可怜的孩子,没有拿到整套海报已经很伤心了,爸爸的责备似乎在受伤的心灵上又撒了一把盐。当这个小女孩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场地,陌生的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时候,我很好奇,彼时的爸爸在干什么,有没有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引导,有没有给予孩子发自内心的鼓励,还是只是别人眼中,一个只是看上去在陪伴孩子的爸爸,身在陪伴心却在远方。
我和小女儿离开科技馆,就火急火燎的赶往下一场,到省图书馆还书借书,然后回家弄午饭,时间特别赶。每次我在图书馆还书借书的时候,都会碰到很尴尬的事情。有些人不知道最新的防疫要求,超过了核酸检测时效,直接劝返;有些人没有提前预约,只能耐心等待里面的人离开一个再进一个,这也是防疫的需要,等待是最消耗精力的一件事;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借书证最多可以借几本,最后不得不在借书机上挑挑拣拣,增加了后面借阅读者的排队时间,抱怨声时隐时现;有些人不知道借阅的书有多久期限,借书卡只要有一本书逾期未还,就不能再借,花了很多时间找到的书,只能忍痛割爱恋恋不舍;有些人很气愤为什么别人一张卡可以一次性借阅十几本书,工作人员不得不耐心的解释,国家有规定集体借阅卡可以一次性借阅10本以上。借书都有这么多的规矩,可能很多人要说,规矩太多,简单的事情就变得更复杂,我不敢苟同。在日本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印象最深的是在日本开车,无论哪条通道都是井然有序,所以通勤时间基本上可以把握。而在中国,拥挤的城市街道上,超车、加塞、鸣笛已经是司空见惯,本身拥堵的街道变得更加拥挤不堪,几公里的路程,开车几十分钟一点都不夸张,如果碰到雨天堵车甚至几个小时都是有可能。所以有人说,在中国最长的车是“堵车”。这个世界不是因为规矩太多,而恰恰相反是守规矩的人太少。如果没有规矩,世界将陷入无序;如果无序,我就会侵犯你的权益,你也有可能夺取属于我的公平。
在地球逐渐变成一个村的时候,别人都在学规矩守规矩的时候,我国有关专家所倡导的规则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紧急。资深心理咨询师冯文川老师曾说孩子的规则教育是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石。这个世界讲规矩守规矩的人已越来越受人欢迎,跟他们在一起,更坦诚、更放松、更自由、更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