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人们开始从羡慕天才自叹不如到信奉勤能补拙只管埋头苦干,两种都是极端。
世界上存在天才吗?摸扎特的完美音高、帕格尼尼的单弦演奏小提琴的真相是他们在台下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刻意练习。来自畅销书籍《异类》的“一万小时定律”似乎更像一碗馊鸡汤,告诉我们只要在一个领域练习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高手。
卖油翁的“唯手熟尔”、庖丁的解牛之术皆是来自于刻意练习,在平凡的工作中成为高手,但是一个不认真讲课的老师我们不会期待三十年后他成为伟大的教育家。说“一万小时定律”是馊鸡汤而非毒鸡汤在于成功确实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而被称为鸡汤则是因为该理论错误的演绎了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成果在书中也有所体现,普通学生练习一百多小时可以记忆80多位数字,出租车司机会比公交车司机的海马体更大,曾经的马拉松世界记录如今只是大型赛事的入门门槛......无论是大脑适应性还是人体极限通过刻意练习都能够不断的突破。
书中的3F原则,即,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 it (修正)广泛适用于学习、生活。有目标之后寻找专业导师进行示范,反馈、特别指导。如果没有导师就需要自己去创造机会, 反馈这个环节很重要,如果只是埋头苦练没有找对方向,可能事倍功半,可以为自己还是要设定一个可以衡量的标的,比如能把书讲出来,能用高级英语词汇翻译出一个小片段。
刻意练习不仅适用于学习,在商业领域也能应用。刻意练习的标准是一定要发生在舒适区外的,有着良好定义的目标,查看反馈并进行调节,这和《精益创业》中提到的“开发—测量—认知”循环迭代产品是非常类似的。接近实战的训练以及边干边学习和商业中建立最小实验单元进行小范围的模拟,增快循环进程也是异曲同工。
“一万小时定律”之所以广泛流传,究其原因是其简单,我们大脑是倾向于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的(此处推荐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书籍《思考快与慢》),所以这碗鸡汤我不干,你也不要随意,要做到杰出就必须全力投入、刻意练习。
附送《刻意练习》思维导图,让改变从现在发生~
《刻意练习》思维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