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想起来,读完史记可以练一下字,去超市买了几本硬笔书法的练习本,读几遍史记,再抄一遍。
我的硬笔字的确拿不出手,每次写会议记录都是满含惭愧的写完,含羞带怯的企图蒙混过关…
用这次读史记的机会顺便练习一下,加深记忆的同时也改变一下字体。
每天再学习一下史记的知识,了解一下司马迁的事迹。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分五大部分,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皇帝的叫本纪,列传指的是人臣,而表指的就是大事年表,书指的是专题报道,世家指的是各诸侯国。
史记.五帝本纪.皇帝: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东面到大海,从丸山,一直到泰山。西面到空桐山,从鸡头山。南面到长江,从熊山、湘山。在北面驱逐荤粥,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符契,并在涿鹿山坳处创建都邑。可以看出黄帝的国土有多么辽阔。
黄帝不停的巡视自己的国家,派军队为自己宿卫。官职都是用云来命名,称为云师。设置左右大监,监理各国。从此天下各国安定,因此祭祀鬼神、山川、封禅的事情,在黄帝时最多。
黄帝了解天下百姓的需求,铸造宝鼎,观测太阳,推算历法。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来治理百姓。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气候的变化,论说生死的道理,分析存亡的原因。制定死亡时的祭祀规矩,他按时节教导人们栽种谷物和草木,驯化鸟兽和昆虫,包罗观察日月星辰,泽及土石金玉,劳烦身心耳目,节约各种器物。轩辕有土德的祥瑞,因此号为黄帝。
把原文以及译文记录下来,以便加深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