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份发布了最新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到高考改革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也就是说现在就读高一的学生就将面临着新高考改革。
阿童木创想家结合8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总结了一下要点:
1、何为“3+1+2”?
所谓“3+1+2”是指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先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为什么是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
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者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者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考生在这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门,有利于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3、选科有12种选择
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因为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考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尽早确定,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4、选考科目等级赋分
为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计分方式也将发生变化。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采用等级分。
等级赋分的规则如何?等级分计算以30分作为等级分的赋分起点,满分值为100分,1分1档。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科目卷面分为75分,按照其在该科目考生群体中的卷面分排位确定的等级为B等级,当次考试该科目B等级所对应的卷面分区间为80—61;而B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为82—71。根据等级分换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同学思想政治科目的等级分为79分。
5、新高考模式下,家长该如何指导孩子?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对此,阿童木创想家有以下建议: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1+2”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阿童木创想家官方公号。阿童木专注于3-18岁孩子的STEM教育,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软实力及综合素养提升。阿童木创想家目前开设有五大跨学科课程体系——机器人、编程、创客、竞赛、特色(3D打印机、无人机......)课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