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恬淡的境界

恬淡的境界

作者: 戎苑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23:35 被阅读0次

现在,我越来越认为,读史、晓理、察人生,不妨视为趣事,常一回过头看看。

近读晋史,有“两看”不平喻明之慨:一看官场,除晋武帝司马炎前半期创晋兴晋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官场黑暗、士阀兴盛、民不聊生,两个白痴皇帝、其余大多短命,外戚专权、贾后乱政及“八王”之乱,可以说没有安稳过,令人扼腕叹息;二看文场,却兴盛不己,晋文学名人甚多,诗人傅玄、张华,《文赋》者陆机,《三都赋》者左思,“书圣”王義之,“画圣”顾恺之,才女谢道愠,还有“竹林七贤”、“二十四友”,更为引人的是“桃花源”中的陶渊明,令人无限遐想。官场难立身,文场柳花明,成为史上奇观,实在喟为叹止。

观史悟人生,一隅可明见。这让我对桃花源中人陶渊明印象深刻,读他的诗文,寻他的路径,便有同道中人之感。八年前,在经十一路前卫礼堂听过书画家范曾的讲座,记得他曾在央视节目里当场诵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文如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诗文网,译文如下: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历史上,东晋比西晋还乱,官场尔虞我诈,社会依旧黑暗,风气污浊不堪,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乱世,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最后的职位是彭泽县令,仅在位八十余天,因不满小官的督检而辞官。

陶渊明隐仕后,与普通民众一样,过起了田园生活,他的诗主要题材取之于贫民生活,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嘲讽与不满,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都是借景托物抒怀。63岁去世的他把自己归总为“五柳先生”,看清了时世,悟透了人生,历史也记住了“陶翁”。

掩卷而思,陶渊明隐居田园后,主要做了三件事:读书进而博览,饮酒图个尽兴,作文用于吐志。文人之趣,抒于胸怀。

再看当时社会,正值东晋末年,是宗教思想弥漫、政治斗争残酷、平民生活贫苦的时期,陶渊明对现实社会很不满意,一个乌托邦似的桃花源成了人们心中美好的世界。一个官人,辞官归隐,甘做文人,梦桃源,作五柳传,干三件事,是一种什么境界?阅尽沧桑世事,生活返朴归真。

观当下,新时代。我们与陶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时差甚远,千差万别,不可同日而语,现今政治清明、国富兵强、奔向民族复兴,在干事创业、事业有成中还需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陶翁应是一例。

可以说,我们认真负责从事职业外,还有很多种角度,有父母、夫妻、儿女及参与者、倾听者、纳谏者、志愿者等,需要做的事有许多,人生经不起等待。

譬如吾认为的,与其单一的洗衣做饭聊天,与其单纯的谈论发泄抱怨,不如像陶翁那样去做三件事,读书饮酒赋文。

三件事,见境界。像陶翁那样,心不惊,处田园,系世事,梦桃源,人生足矣。

新时代,忆陶翁。惊回首,换了人间,现如今,三件事,阅经年,没有变,长此去,修恬然,人生从容,乐也融融。

凡三事,毕久,成矣,足矣!

相关文章

  • 恬淡的境界

    现在,我越来越认为,读史、晓理、察人生,不妨视为趣事,常一回过头看看。 近读晋史,有“两看”不平喻明之慨:一看官场...

  • 恬淡的境界

    水火本不相容,但造字者却巧妙地将水与火糅合在一起,造出了淡字。于是,火予水温暖,水予火清凉,水火相融,至于中庸平和...

  • 心香午语190609

    恬淡 恬静淡泊,清心寡欲,修身之所向。 《老子》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恬淡是一种境界。 华...

  • 恬淡如菊,人生难得境界

    陶渊明独爱菊,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让人心生神往。对菊的印象,就是好养,随便栽种哪里,不用花费心思,季...

  • 学《黄帝内经》的小悟1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肾精足,以定心神,才可达恬淡虚无的境界,元气可按照自己本性去运化收藏,自...

  •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许多人追求的境界,一个人要有明确的志向就须恬淡寡欲,要达到深远的境界就须寂寞清静。 这里的静,...

  • 恬淡虚无

    诸葛孔明诫子书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老师也强调养生的至高境界-恬淡虚无,心神不伤。...

  • 学习写作感悟(三)丨那些翻飞的思绪(上)

    1. 有一种高级感的文字具有一步一莲花,恬淡宁静、清香幽远的境界。 蒋坤元[https://www.jianshu...

  • 《庄子》学习笔记76

    《庄子·刻意》后半部分。6段“故曰”,1段总结,说明“真人”领悟道、保全德、达到至纯境界的方式。 故曰:夫恬淡寂漠...

  • 由《静》字说开去

    静:安静,平静,宁静,寂静,与动相反。 静是一种境界 ,静是涵养,静是走过烦躁过后的恬淡和心安。 静是心平气和,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恬淡的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w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