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到单位,就听到走廊里一片欢声笑语,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得正欢——原来,离退休的老同志们回来过组织生活了,这是过了春节以后的第一次相见,所以无论是在岗的还是离职的彼此见了面都格外亲。
迎头碰上了刚来单位时的老处长,马上热情地问:“您老也来了,没去澳洲那边陪孙子去?”
老处长儿子在澳大利亚定居二十多年了,我以为老人家七十多岁了,早过去团聚了。
“去不成,儿子亲自写证明和邀请,盖上章从澳洲按程序寄过来递上去都不行,不批。”
“是因为身份吗?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被限制?”
“就是,不批。”
拉着我的手,老处长嘴里抱怨着单位和职务不能让她出国,望向我的眼神却满满都是关切,让人由衷地感到温暖。因为这种眼神,这种手拉手心贴心的感觉,真的来之不易。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任谁都不会相信,当下这种状态会发生在我们两个之间。
海巢日记II放下执怨才能拥有快乐若干年前,当我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正值年少气盛,信奉实干哲学,每天就是埋首在自己份内的那堆儿工作中,很少有时间去和同事聊天沟通。本来就是外来户,缺乏交流的感情基础,再加上又不主动不及时加入到他们的小圈子,像午休打牌,闲暇逛街,周末聚会,每每一干众人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要么看书,要么写材料,人堆里总是没有我的身影,时间久了自然就融不进去。不能否认,世俗社会,任何单位,都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在体制内的单位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些半公开不公开的小道消息的发源地,会对单位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产生阻碍甚至扭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关的行政效率和协调成本,也决定着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可惜当时的我是意识不到的,或许即便意识到了,也不愿意凑那个热闹。老处长德高望重,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人际关系里,都有很大的话语权,几乎就是那个年代非正式组织的统领。也不知怎么的,我就给她老人家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因此很长时间,她的办公室就成了午间休息时几个好事的女同事议论我的中心。
磨难和打击接踵而至。竞争上岗,评先树优,所有这些在别人那里顺理成章的事,到我这儿总是要费很多周折,人生的几个重大关口由此都受到影响。现在想来,我的心还在隐隐作痛。那时每天感受到的苦楚,如果不放在当下的环境里,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也真的是无法与他人诉说。
海巢日记II放下执怨才能拥有快乐职场上没有真正的友谊,这几乎是普遍的真理。但是同事之间关系到这般境地,我也在反思,也希望改变。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主要还是自己太清高,人际交往能力太差,尺度和分寸把握不好,但那时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还认为是人家的排挤——其实也真的很难分清原委。
别人怎么看我我改变不了,只能默默地改变自己。改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放下自我磨练心性的过程。虽然痛苦,却也赢得了快乐。这不,老处长退休近20年了,很少回单位来,每次见到她,我都会为她奉上最豁达最真诚的笑脸。她老人家也是过来人,活得也是越来越通透,过去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海巢日记II放下执怨才能拥有快乐今天之所以把它写出来,一是恰好碰见她引起了过去的记忆,二是想告诫初进职场的小白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职场形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如果仅仅把自己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和行动的依据或准则,往往给别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受心理学近因效应和从众心理影响,一旦众人对你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很难消除。三是切记人这一生所有的遇见,无论善缘还是恶缘,其实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变了,世界就变了。不要沉迷于过去的苦痛,放下执着和抱怨,就会拥有快乐。
海巢日记II放下执怨才能拥有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