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人肉的不光李逵,〈三国〉、金庸小说中都有》一文中,我盘点了几个吃人事件:
《水浒传》中,孙二娘十字坡黑店卖人肉包子,朱贵、李立开黑店杀人卖肉,王矮虎要杀宋江取心肝“造三分醒酒酸辣汤”,李逵吃黄文炳、李鬼的肉;
《三国演义》中刘安杀妻给刘备吃肉,吴人生啖佞臣岑昏之肉;
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花铁干吃结义兄弟尸体……
除了以上这些,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里,著名的吃人事件还有不少:易牙烹子献糜;介子推割股奉君;王莽被杀,百姓切食其舌;袁崇焕被割,百姓争肉生啖。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旱蝗,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屠者买去,如刲羊豕……
说完这些,我有个疑问,说来大家别怪,那就是——人肉到底什么味?真如传说的那样发酸吗?
再回到《水浒传》。
《水浒传》中上述所有跟人肉沾边者,如开黑店的孙二娘、朱贵、李立,拿心肝做醒酒汤的王矮虎,至少吃了两回人肉的李逵,都没明确说人肉到底什么味。
但书中还是能寻到些蛛丝马迹,以推论人肉的味道。
先看孙二娘和武松那次。
在十字坡酒店,孙二娘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
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
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肉有几根毛,一象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此后,待见武松与公人都喝了有蒙汗药的酒,孙二娘以为麻翻了武松,很是得意,说:“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
——从上述描写看,不管是黄牛肉,还是水牛肉,总之孙二娘是要拿人肉当牛肉卖。看来,人肉跟牛肉味道相去不远。
再看朱贵跟林冲那次。
朱贵介绍他们店的业务时,曾说杀人后“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
——羓子是啥?《康熙字典》说:羓,腊属。看来,羓是一种腊肉。再,“羓”的偏旁有个“羊”,有可能是种羊肉。
知道了这些,似乎可这样解读朱贵所说的“精肉片为羓子”:把人身上的瘦肉弄成片,然后做菜,味道像是羊肉。
根据这两处文字描写,可以推测:人肉的味道近乎牛羊肉。
当然,《水浒传》不过是本小说,作者未必真吃过人肉,其关于人肉味道接近牛羊肉的描写,应该是想当然而已。
(作者:飞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