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请不要看我的文字太快,保持5秒钟1句话的速度就差不多你展开足够联想得到我的意思。
据我观察,现在的人们更喜欢具体的事物。
我爱脑补,
音乐是抽象的,听众根据情景变幻含义;
歌曲是具体的,歌词限定思考大致范畴。
我喜欢抽象的不确定细节的,然后应用到生活;用经验提炼出道理去活,改变过去和未来的经验:而不是活在经验里。
我察觉各种事情,探索新的事件,新的环境产生了的各种变化是否改变一些经验,或者加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为此,我习惯了直接理解抽象的文字,不断探索抽象的理由,不需要具体事情的外衣。或者这叫做透过事物看本质
但是,这有一个思维定势 - 就是一切人造物都是人有意识的去创造,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假如有什么是没有理由的,那么就是创造者也不了解,只是根据别人的要求去做做的偏差了。那么任谁都难明白。
同理,在我没理解的情况下,我会写下来的文字不完整:你是否比我聪明?目前我的认知里:多数人不如我聪明,我也没法指望很多人理解那部分文字。
还有一点,就是我并不具备完善的抽象导出能力。我可以直接抽象-抽象,交互循环。
举例要困难一些,首先或者要有相关的精确记忆,或者要有相关的抽象概念和范围,粗略记忆。
记忆抽象比记忆精确内容需要的精力要少的多,另外,尽管智商普通,但我的记忆力极度差劲,部分因为我讨厌连接型记忆。不喜欢将其他事物带入到对某一特定事物记忆里。我的强记能力不算差。
保持每件事物在记忆里都具有独立性,不是任何过程的附属品,所以我的用语快速使用时经常顺序颠倒(对于别人常用的固定逻辑而言)。
是从枪(矛)诞生了棍棒和匕首还是从棍棒和匕首诞生了枪(矛),如果抛弃历史的时间段。对于一个去做这件事的人来说,此人的无知恰如世界多数人,对世界多数知识无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