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小学毕业纪念册上,“理想”这一栏填的是“作家”,我的小同学们给我的留言也大多是“祝你早日成为一个作家”之类稚嫩又简单的祝福,那个时候大家的理想大多是以“家”收尾,比如最普遍的“科学家”,最具有文艺气质的“画家”,以及干巴巴的“作家”,倒是没怎么见着人写“数学家”,大概是被囊括在了“科学家”的大范畴里,又或者是喜欢数学的同学实在少。
似乎在我们小小的心里,长大了当个牛逼轰轰的“××家”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件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
拜弱鸡一样的体能所赐,我从小就是个爱静不爱动的孩子,连环画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文字则将我带入了真正的想象空间。
那时候我最爱读的书是各种民间故事、志怪小说,《白话聊斋》是我的至爱,脱离了连环画的框架,想象到达的世界更为瑰丽、怪诞、有趣,我几乎被这种想象迷住了,每天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中无缝穿梭,终于长成了一个,嗯,爱胡思乱想的孩子。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毫无疑义地选择了中文,遗憾的是,专业课只赋予了我各种文学史方法论,大师们的经典名作固然永垂不朽,但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懵懂少女,严格地说,我仍然只是一个爱胡思乱想的孩子,虽然写了不少文字,也仅仅只能称之为“记录”,距离真正的写作还有十万八千里。
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中文系的教程里,教了我们怎么写公文,教了我们怎么写新闻,却从来没有教我们怎么好好写一个故事。
毕业以后,我开始在一家行业杂志做编辑工作,然而此编辑非彼编辑,每日面对的是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公式的工科论文,我所做的与文学全无关联,不过是个改错字、改断句、改文字通顺度的“纠察队员”罢了。
作为一个从小把“作家”当作理想的孩子来说,这种打击是幻灭性的,我开始认识到,所谓“把爱好变成职业好棒棒”什么的都是骗人的,因为这个棒不棒,主要取决于你的爱好与“变现”的关联程度,比如你爱好编程,那么很好,你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你爱好唱歌跳舞,恭喜你,你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但是如果你爱好的是文学,并且对这个文学还有一点严肃的、不那么流俗的要求,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什么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你将时刻摇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在“生活得更好”和“满足温饱”之间。
那还不是现在这种内容创业遍地开花的时代,编辑这个职业整体的工资都非常微薄,图书行业整体衰微,出版社基本都靠房地产在养着,到后来,大多数纸媒的编辑都转去做了广告、公关、Marketing之类来钱快、更光鲜的职业,“作家”不再有小时候的我以为的那种光环,反而成为了某种噱头,就像是一件华丽衣裳上面一枚闪亮的别针。
苦闷之余我只能在天涯开了个博客,天天暗搓搓地写些小文来聊作慰藉,就这样写了几十万字以后,编辑的工作也已经做了六年。有一天我突然对文字感到了极度的厌倦:每天写出来的文字不是领导交代的八股文,就是一些没有营养的歌功颂德,越来越重复的生活拖垮了我的想象,文字越来越沉重,让我不快乐。
对当时的我来说,文字这条路,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似乎都已经走到了尽头,至少我自己以为到了尽头。
于是我转了行,停了博客,放下了笔。
一晃就是四年过去,这期间我偶尔写点小东西,成篇的东西已经是完全不产出,看见天时变化四季更迭人情冷暖,我仍然保有文人那种“感时花溅泪”的纤细敏感,但是始终没有出现一股强大的动力,驱使着我再拿起笔来。
现在想想,我对这段空窗期反而是充满了感激。
最开始的时候,文字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本身的知识性和表达功能,我之所以写,是表达的欲望在捉着我的手。做编辑的时候,文字对于我,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和枯燥的练习,我之所以写,是为了有口饭吃。而经历了放下笔这段空窗期以后,我才能重新审视文字之于我的意义,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以最柔软的心感受它本身拥有的纯然美丽,这个时候我之所以写,才算开始正式挨到了“写作”的边。
禅宗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我可能没有禅宗那么伟大,但文字对于我来说,终于到了“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阶段。当我再次拿起笔时,就像是已经拨开了迷雾,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这是我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选择。
我想写小说。
不同于随笔的随心所欲,不同于商稿的套路满满,我想写出真正的故事,也许它来自我的生活,也许来自道听途说,也许纯粹就是存在于想象空间。人生是如此寂寞,就像暗夜行路,而好的故事,就像这条路两边大大小小的灯,让这条路有了些微的光和温暖,让走路的人不再那么孤独,不再那么害怕。
以“一个要成为海贼王的人”的名义,我出发了,因为在我看来,文字本来就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这片海洋上,有险境暗流,有巨大的海王兽,也有各色各样的人和奇奇怪怪的岛屿,渺小如我,并没有征服这片海洋的伟大力量,但是,却一定有要成为海贼王的雄心壮志和为此奋战到底的决心和气焰。
不过,这条成为海贼王的路,显然并不好走。
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才走了两步就被浪花淹得影子都看不见了。
写作的人实在太多了,每一天,每一分钟,大量的文字不断地产生,不断被传到网上,花了一星期费尽心思写好的故事,不过半小时,就被覆盖在厚厚一层新的油彩下面。曾经有读者留言感叹,说“这么好的文采为什么点赞的人这么少”,我无可奈何地回道“因为看到的人太少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要说一点不气馁,那肯定是假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种自我安慰的话就不说了,一个要成为海贼王的人,怎么会被这一点小小的挫折打败?我想来想去,或许我只能比别人写得更快,写得更好,写得更多,在伟大航路上,唯有不断地战斗,不断地变强,才能披荆斩棘,前往新世界。
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富有新意的题材太少了。
纵观现在的互联网,爱情、亲情、婚姻、亲子、教育、生活、职场、健康、影视、旅行、美妆、科幻、悬疑、非虚构……所有你能想到想不到的维度,早已360°无死角地被写了个遍,如何在其中另辟蹊径,写出点新意来,确实是一件让人想破脑袋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在想怎么样写出一个好故事,写出一个有点新意的故事,各种人物和条线在我脑中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被否,不断再来。
有一天,我整理自己以前的作品,发现一个被命名为“小说”的文件夹,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十几篇我以前尝试写过的小说,我依次点开,差点落下泪来,因为我突然发现,其实早在十年以前,我就已经做了这么多尝试,这些小说每一篇都只写了个开头,但即使过了十年以后我依然能感到那些灵感的火花在文字之间啪啪作响,活泼地跳跃,我把这个文件夹拿出来,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完。
那时我认识到,有新意固然是重要的,但生活本来就是那些琐碎的平平常常,饮食男女,柴米油盐,在有新意以前,或许我可以先踏踏实实地写完、写好每一个故事,不辜负那些曾经灵感迸发的瞬间,和乱梦纷纷的夜晚。
或许一年以后,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当我再回过头来看现在这段刚刚踏上伟大航路的岁月,会觉得有趣又怀念吧!
小时候那个叫做“作家”的梦想未免太伟大了,而生活早已让我看清了自身的渺小,但我却不想因为那个梦想的伟大而踟蹰不前,也不想因为自身的渺小而妄自菲薄,所谓航海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快乐啊!
海子曾说:以梦为马。他的马想必是能飞越海洋的,而我的梦将化作一叶扁舟,航行在文字这片星辰大海上。能不能抵达终点,取得那神秘的大宝藏并不重要,快乐地写作好的故事,只要曾经照亮过一个孤独路人的夜晚,曾经温暖过一颗寂寞的芳心,让他们有过片刻与我一样快乐的心情,于我心已是足矣。
毕竟,人生如斯寂寞,世界有时很大,有时很小,生活有时让我们喜悦,有时让我们痛苦。但是伟大的和渺小的,都还能在心里有一个要成为海贼王的梦,这个梦也许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了不起,它也许是很多很多的碎片,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在山野,在河边,在稚嫩而简单的祝福里,在痛苦的抉择里,在一粥一饭里,在回眸一笑里,静静地闪着光。
我们就是这样踏上了伟大航路,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就是这样征服伟大航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