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预设的合理性
如果一堂课的目标设计得不合理,那么,即使教师达成目标的手段再好,也是射偏了靶子。所谓目标是合理的,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目标是否符合“我”的学生的前期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并预示了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达成的结果。不同的地区、学校、班级的学生状况千变万化,这些目标对“我”的学生来说是否足够清晰,是否适当,都需要教师的审慎考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最失败的课就是教师预设的目标没有基于特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基础。第二,目标是否体现学科内容的本质特征。
二、学生学习的进步度
衡量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不能只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到达了什么地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和之后是否发生了“位移”。要达成这个判断标准,意味着教师要知道两个很重要的逻辑条件: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起点,即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是什么;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终点,即在经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只看后测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容易产生“后测的过度自信”。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判定最后的“好结果”是教师的教学产生的,还是学生本来就有的。
三、目标达成过程是有意义的
面对优秀的考试成绩,我们需要追问,优秀成绩是怎样来的呢?这涉及衡量目标达成的另一个重要标准,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意义。什么样的目标实现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呢?纵观当前国际上的课堂评估系统,学生学习的高认知活动是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达成目标的认知活动是深刻的,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
高学业成就有时是通过机械式的学习而获得的。反映在课堂上,就是看似学生都学会了,目标都达成了,但只要题目稍加变化,比如将题目和结果反置,或增加一些冗余条件,或转换一种题目表述方式,学生就会做错。这种学习的目标达成过程就是无意义的,是一种“条件反射型”的目标达成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