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城以南hong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凋零:凋谢,零落。
尽:完。
报应:佛家认为人们今生的贫富贵贱,福禄灾祸,都和前世的行为有着因果关系,所以称为报应
侥幸:意外的获得成功或者免遭不幸。
民间艺人 戴敦邦老师书,侵删【译文】
当官的,家业败亡;富贵的,钱财散完;积德的,死里逃生;作恶的,得到报应;欠下生命的,已经用生命偿还;欠下眼泪的,泪水已经流干;冤冤相报并不是轻易造成的,分离聚合也都是前生注定。想知道自己命短的原因,何不问一问前世的作为。到老来能享受富贵又何尝不是命运侥幸。看破人生的,割断尘缘出了家;痴迷不悟的,白白断送了性命。就好像那吃尽食物的鸟雀全都飞回林子,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干干净净。
【背景】
这是《红楼梦曲》总收尾的曲子,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五回。“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意思相同。
【赏析】
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它概括地写出了封建社会末期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中发生的急剧变化,从中表现出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阶级正在加速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十二句分配十二钗”。为官的,家业凋零——是指湘云;富贵的,金银散尽——是指宝钗;有恩的,死里逃生——是指巧姐;无情的,分明报应——是指妙玉;欠命的,命已还——是指迎春;欠泪的,泪已尽——是指黛玉;冤冤相报实非轻——是指可卿;分离聚合皆前定——是指探春;欲知命短问前生——是指元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是指李纨;看破的,遁入空门——是指惜春;痴迷的,枉送了性命——是指凤姐。
这首曲子在结尾两句中以食尽鸟飞、唯余白地的悲凉图景,作为贾府未来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的惨象的写照,从而向读者极其明确地揭示了全书情节发展必以悲剧告终的完整布局。
王国维评曰:“读《飞鸟各投林》之曲,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者,有欤无欤,吾人且勿问。但立乎今日之人生而观之,彼诚有味乎其言之也。”
脂砚斋批云:“收尾愈觉悲惨可畏”、“将通部女子一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