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 强有力聆听之“声”》
P24
第一层次聆听:个人化、自动化聆听
在第一层次上,你是内在地、自动化地聆听他人所说的内容。对方所说的词句,激发了你自己相应的思维过程。虽然在第一层次也可以发生深层次的有力量的沟通,但是对说话的人而言,你呈现出的其实就是你自己内在世界的投射。你是在自动地根据自己的内在思维过程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你的反应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者你对对方话语的理解。
例如,听到别人讲的话,你的头脑可能会把自己的类似经验和对方所说的内容关联起来。你会同意或不同意对方,让自己相信或者怀疑,或是组织自己的回应,补充对方的想法。
在第一层次,我们可能会对谈话对象有正面或负面的评判。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长期的关系中,我们会带着预先形成的、关于这个人的评判来聆听,这些评判包括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包括你对他们如何回应、反应的期待。
在第一层次上,我们并不能真正听到对方,听到的通常是自己先前已有的看法。
朋友说:“我真喜欢那部电影。”
你想:“哇,我就知道你品位不凡!我就知道你会喜欢那个导演和摄影。”或者你会想:“你还是这样啊,这个电影很无聊的,你看电影的品位太差了。”
第一层次聆听是自动化的,指导它的,是你对周围世界的想法,以及你自己所处的位置。因此,一些重大误解的发生,更多的是出在聆听者而不是诉说者身上。转化式的对话和整体的改变,极少发生在第一层次聆听中。
例如,拉里在听朱迪说话,她说自己工作不开心。拉里就开始想,如果朱迪辞职了会怎么样。拉里十年前曾丢掉过工作,并因此毁掉了他的家庭。拉里的头脑立即跳到了朱迪失业的画面,在画面里,他又加上了自己的判断:朱迪可能会付不起账单。拉里陷入沉思,第一层次的聆听使他考虑起自己的事务和忧虑来,就听不到朱迪后来说的其他话了,于是脱口而出:“你要是辞职的话会后悔的,朱迪。你现在收入不错,应该高兴才对。”
第二层次聆听:关闭评判,聚焦,支持
第二层次的聆听与第一层次非常不同。当我们仔细地聆听对他人最重要的东西,并从这个价值结构出发,全神贯注在聆听之中时,第一层次的聆听就开始了。
还是用聚光灯来打比方,当你用第二层次的耳朵去聆听说话人的分享时,聚光灯是一直打在说话人身上的。他们说话时,你不会让自己的头脑自动发出见解,以及好或不好的判断,或者个人的反应。你热情地关注着对方所说的。在你最喜欢的演讲者讲你最喜欢的话题时,或者在你把注意力放到深度投入的对话中时,你会在这个层次上去聆听。
第二层次的聆听也意味着要全神贯注,你的出发点是想要最好地为对方服务,让他们从对话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我们在第二层次上聆听时,是把“全部关切”聚焦在对方身上,聚焦在他们所说的上面。我们所秉持的价值观,或许就只是那份内在的承诺,承诺在整个对话中保持教练位置,承诺要唤醒对方心中那个已经拥有成功资源的天才。
第二层次的聆听来自深层的尊重和关心,随之而来的,通常会是深层的亲和感。因为被聆听的人感觉他们的谈话真正被听到了。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听到的时候,就会体验到自己是被理解了,这带给我们深深的支持和满足感。
当聆听者关上自己的内在对话,关上所有评判、看法和建议,而聚焦在说话人身上,关注他们所想要的、需要的,关注他们的感受的时候,转化式的对话和整体的改变就开始成为可能。
第三层次聆听:全方位、相关联、结构化聆听
第三层次的聆听被称作全方位的、前后关联的聆听,因为在这个层次上我们聆听的是一种有意义的、言行一致的、整体平衡的生活形式。
第三层次的聆听不仅仅注意话语,还有话语背后的语调、语气、语速、能量水平,以及情绪。
例如,拉里正在听朱迪说自己工作不开心。朱迪一直在告诉拉里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拉里在全神贯注地聆听朱迪说的话。他觉察到朱迪说到不开心的时候,她的语调和能量在下降。他注意到,朱迪在说到自己对辞职的担心时,语速慢了下来。当听到朱迪在说想找个新工作时,她的声调升高了,音调中充满了新的能量。他听到朱迪提到要为新职位重新受训时,她的语速又慢了,能量又下降了。拉里在深深地聆听着朱迪所发出的所有沟通信息。他特别放宽了自已的聆听,注意到朱迪这个人本身,注意到她通过这次对话,在发展自己的生命的历程。
朱迪说完的时候,拉里回放并澄清她所说的,向她表明自己真的听到了。并且,拉里还找准了朱迪的语调和语速变化传达给他的信息。之后,拉里问朱迪自己是否能问她几个问题,朱迪答应了。拉里问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朱迪?”他聆听朱迪的回答,然后又问:“朱迪,我很好奇,你想要的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通过拉里的聆听和提问,朱迪开始认识到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无法说清楚的真正的问题。通过提问,拉里能够激发出更深层的探讨,从而引发朱迪更大的梦想。他是在聆听朱迪想要表达,但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现在,朱迪可以用语言表达这些事情了。
在这个案例中,拉里展现了第三层次的聆听,这种聆听让拉里抓住了朱迪的意识觉察之外所表达的东西—话语之外的话语。由于朱迪已经开始觉察到自己意识之外的梦想,转化式的对话也就由此开始了。拉里深深地聆听朱迪,并把她所说的话反馈回去。他请求朱迪的允许,问了她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把朱迪自己没法找到的、极其有价值的信息带出了水面。这些强有力的问题将朱迪带到了另一个层次上。而这次有力沟通的发生,很大部分是由于进行了第三层次的聆听。
注意一下,如果拉里聆听朱迪时,以“她是不完整的,她需要我帮助”的方式来听,那么,转化式的沟通不可能发生。现在拉里是从一个更全息的视角来听的,他将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内化,并且在提问时,使用了朱迪自己的语调和目的。他从赋能的前提假设出发,将朱迪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正常的、有力量、有能力的。因为拉里的聆听是在第三层次,他们的这种潜意识的沟通就有效地使潜在的信息得以转化,这些信息甚至比那些有意识的信息更有力。
如果拉里带着“朱迪需要‘被修正’,她没法救自己”的假设或评判,那么,他的姿态、能量和语调就会给朱迪传递这样的信息:“你是不完整的。”朱迪的超意识头脑会立即抓住这个信息,以某种方式回应过去—要么是自我保护,要么是把拉里这种“不完整”的投射加诸自身。这样,转化式对话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你带着“人们不完整,需要我帮助”的观念去聆听,就会发出一个担忧的信息,强化人们负面的限制性信念。这些限制性信念很可能是小时候形成的,旧的模式往往会以恐惧的形式出现,这会收窄通往梦想和超意识的大门因此,只有宣之于口的话他们才能听到。人们会强调自己的信息的正确性,放弃自己在多个层次上深层沟通的能力,以及广泛聆听的能力。
作为教练,如果你从完整性的角度去进行第二和第三层次聆听,然后创造激发式的问题问对方,再用同样的方式去聆听对方的回应,这就是在鼓励对方深思。从如此有力的聆听之中生发出的问题,会厘清论述或是情境背后的方向、目的、价值观、信念、期待、目标以及洞见。这种新的觉察就是给客户的礼物让他们根植现实,心生双翼。
「I,重述知识」
请简述三层次聆听。
如果可能,请用一副图画来表达(此项为选作)。
第一层次聆听的本质是由对方的话语触发自己的想法、感受,这种聆听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个人化、自动化的聆听,并不能真正听到对方的需求。其过程如下:对方的表述,在你的头脑中激发你的经验,于是你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和内在思维做出判断,然后转化成话语反馈给对方。
第二层聆听能满足对方倾诉的愿望。此时的听者全神贯注,隐藏自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对方话语的倾听,对对方心灵的尊重和呵护,听者并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而是关闭评判,聚焦对方,支持对方的倾诉冲动。
第三层聆听是对对方的完全关注和倾听,是一种全方位的、前后关联的、结构化的聆听。在这种聆听中,听者对讲述者的话语,话语背后的语调语速语气、情绪、肢体语言等都会关注;能够前后勾连,关注全局,理解来龙去脉;能够敏锐感受到讲述者的生命状态,用恰当的提问引出对方的自我思考,从而起到让倾诉者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

「A1,激活经验」
请对照概念,评估自己在三个聆听层次出现的百分比,并挑选得分最高的层次,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自我评估:
第一层次:60%
第二层次:38%
第三层次:2%
3月底,正在阅读赵周、李真、邱恩华三位老师合著的《提问力》一书时,一个好友发来消息说她要参加6月初的社工考试,要开始变得特别忙碌,而且对考试缺少信心。我敏锐地捕捉到她对于忙碌生活的期待和生活充实带来的满足感,于是我尝试模仿书中的第9个提问“欣赏式探寻”,一层层向朋友提问:关于考试,你做过的最后成就感的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做的最好的地方有哪些?在这件事情上,你表现了哪些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你有什么全新的梦想?计划和关键步骤是什么?……原本我只是依葫芦画瓢,没想到朋友果真认真思考了自己的优势,并且迅速做出复习的规划,然后信心满满地与我道别——之前的焦虑荡然无存。这实在是一段很棒的记忆!
「A2,规划运用」
请为自己规划一个运用第三层次聆听的例子,想一想你想让谁感受到你聆听的能力有所提高,那么就选择TA,挑选一个你们最近会讨论的事情,写出你的练习目的,计划,以及可能的障碍和解决办法。
我希望能让我的某位学生感受到我的聆听能力有所提高。
事件:这位学生执着地认为他在教室里被同学打搅,无法精心学习,而老师们没法对他的成绩提升给出针对性意见。所以他希望能请长假,从6月到明年高考不再到学校,而是自己在家复习。
练习目的:让这位学生感受到我在不做评判地、全方位地倾听他的诉求。
计 划:在本周内了解每科老师对这位学生学习情况的看法,然后在恰当的机会与他开展对话,一起讨论他要不要请假、怎样才能静心学习、如何提高成绩的事情,讨论过程中注意使用第三层次聆听。
可能障碍及解决办法:
我可能会忍不住对他的决定和想法做出负面的判断,会抑制不住担心而会劝他三思而后行。我应该在对话开始之前多想想他的想法中合理的部分,对他想要好好学习提高成绩的诉求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且在谈话时,在自己的手腕上戴一根皮筋,一旦察觉到自己又类似想法,就弹一下皮筋来提醒自己。也可以借用家庭会议的模式,发言棒不在我手上时不许发言。
附: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
原则1:人们本来的样子就很好。
原则2:人们内在已经拥有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原则3:人们总会在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原则4:每个行为都有正面的动机。
原则5:改变不可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