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世界著名身心灵作家《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曾经坦言,自己可以处理好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唯独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她说自己总是做的不够好,第二次离婚的时候前夫对她说,快去把你自己写的书再读一遍,张德芬只能说声抱歉,我能写出来可是我不能都做到,我也是在努力的修行中。
由此可见,虽然世界上随处可见的都是亲密关系恰恰最难修复的也是亲密关系。
为什么会越亲密,越伤害。
大多数人们都愿意承认我们对陌生人客气有理,对亲密的人反而更容易言语攻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亲近的人要求更高,更渴望被理解被肯定 。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尺度的把控,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的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于是在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里,关系越是亲密,我们越觉得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包容忍让都是理所应当,无形之中就伤害了最亲密的人。
亲密关系中我们应如何回避伤害并有效修复亲密关系。
首先确保需求的随时沟通。
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求,只有需求被满足,人才会产生幸福感。而沟通则是需求被满足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因为沟通是双向交流,我们可以直面自我内心的需要,与对方坦诚不公,认真的讨论问题所在,我需要什么,你需要什么?我需要你做什么会让我感到轻松愉悦,你需要我做什么会让你感到幸福坦然?与此同时也接收对方传达出来的信息,适度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直面进行有效沟通。
其次适度的分享增加亲密关系。
何为分享,分享即是将一份幸福双手奉上愿意与亲密的人一起感知。无论是生活的琐事还是漫无边际的思想,我们都应该明白,只有最亲密的人才会对自己的生活一丝一毫都感兴趣,所以我们理应把自己喜欢的一切与对方分享,比如喜欢的某本书中的某个句子,路过餐厅里瞥见的某道美食,歌单里发现的贴合最近心情的某首歌曲,这些都是通往亲密关系的路径,可以让对方同我们一起体验,增加对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并在与对方的分享中无形中做到了同步,增加了亲密关系。
共情理解换位思考才是永恒的亲密。
共情是你愿意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走进对方的内心。前提是你并没有放弃丢掉自己的观点,走入对方内心的时候求同存异去尝试理解并真的能够与对方的痛苦和情绪感同身受。
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代表你或者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甚至认为那是错误的理念,但还是愿意沉浸在对方的看法中尝试全身心的投入然后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态度。
我们很难保证做到对爱的人永远不伤害,但我相信爱可以驾驭伤害。
不要吝啬说出爱,才是通往亲密关系的最有力法宝。
这一刻我爱你,你感受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