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吐丝须桑叶:谈写作的素材准备

吐丝须桑叶:谈写作的素材准备

作者: 再造堂主冯延红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05:35 被阅读0次

吐丝须桑叶:谈写作的素材准备

肚大能容

写作如同蚕吐丝,写作的内容作品如同美丽的绸缎,万般丝滑,令人爱不释手。

懂得农家生活的人知道,养蚕吐丝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程,蚕宝宝是一件非常急需要精心呵护的事情,除了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进行陪伴之外,需要很多很多的桑叶,特别刚从桑树上新摘的桑叶。

把甜美的桑叶撒在蚕宝宝的身上,蚕宝宝如醉如痴的有想在桑叶的海洋里,个不停充分的享受桑叶带来的甜美营养。 一把又一把的撒,一筐又一筐的摘,直到蚕宝宝舒服的睡着。

精心呵护产宝宝的缘故很简单,就是让蚕宝宝充分吸收桑叶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非常宝贵的丝绸,也符合世间的一切道理,要想取得宝贵的成果,必须需要付出漫长而又艰辛的努力,宝宝如此,蜜蜂如此,农民伯伯种庄稼也是如此,我们敬爱的科学家,搞科研也是如此,我们的优秀学子参加高考也需要如此艰辛的准备工作。

无粮下荒,小夫难为无米之炊,是这个道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把1975年到1985年所有的报纸全部集中起来,集中研究当时的国家政策,地方发展案例,把它综合起来,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浩大的工程。有如此下苦功夫,才能够把握这十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及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心态。

我在这几十年的写作中也有深深的体会,读书积累,生活经历,世界的感悟,还有受到各种教育,以及对生活,对人,对事,对物的及时总结,一定要有一颗对生活的敏感的心,实时记录,实时摘抄。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我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就得益于自己建立了丰富的素材库,我称之为百宝囊,不管上哪门课程,面对什么情况的学生,我只要随心所欲的从素材库里面取出我所需要的素材,根据上课的主题进行排列组合,就很完整的形成一套教学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获得不断变化的教学新内容,新方法,新观念,新思路,这也算我多年教学的秘密吧!

我觉得写作也是如此,比方说突然冒出一个主题,感觉特别的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言之有物,根据主题可以列出写作大纲,但有一点构思的再好,如果没有血和肉,就无法向作品中填充新鲜的内容,更无法精雕细刻变成一部经典的作品。

每个人有一个体会,就是多动笔。读书的时候动笔,想做的时候动笔,看直播的时候动笔,参与组织大型活动的时候动笔,总而言之,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随时丰富你的素材库。

这个学者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装口袋小本,遇见事情就用笔迅速记下来,现代人有个好处,就是手机中有一个通讯录或者叫笔记本,拿出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录像,甚至可以记下关键词,我们可以用手戳字,可以发语音形成语言文字,总而言之,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随时可以形成文字,随时可以编辑作品,一部好的作品,只要用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成初稿,接下来需要沉淀一下,过一周或者几天,我们再拿过来读几遍,修改一下,这样才能够形成完美的作品,才可以拿出手,送到有关平台进行审核。

我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准备,心理准备,精神准备,环境准备。写写作是一个私人活动,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被打扰,静静的让自己的思路飞来飞去,让自己的笔写来写去,让作者自己畅游在自己的作品中,唯有如此,忘我的投入,才会产生美妙的作品。

当我们欣赏经典的作品时,我们是否能了解作者艰辛的付出以及精心的准备!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写作心得,希望能够给小白一点思路和启迪。

肚大能容书于南运河启航的地方

2023.1.10

相关文章

  • 9/100 写作,就像蚕吐丝

    我有个记者朋友,写作颇有灵性,不仅快,而且写得还好。他把写作比喻成蚕吐丝。 “当然,蚕在吐丝前要吃大量的桑叶。”记...

  • 看图写话

    绿蚕桑叶唦,渐成白胖娃。 吐丝茧自缚,取来做轻纱。

  • 撷来红叶好题诗

    撷 来 红 叶 好 题 诗 如果把读书比作蚕吃桑叶,那么写作则是吐丝,是内化创造的过程。中学生阅历少,单靠从生活中...

  • 于士翔 8岁 白白又胖胖, 作茧吐丝忙。 口针桑叶绿, 白丝透亮长。

  • 浮生多梦

    养蚕,个个晶莹雪白,每只身上有凸起四五处,旁人告知乃丝囊,为吐丝之兆,于是继续喂之以桑叶。 桑叶很快告罄,正愁何以...

  • 职位升了,血糖高了?赶紧用这三个好偏方

    【症状】 糖尿病 【老偏方】 偏方:①取干玉米须10克、干桑叶10克、茶叶5克,将玉米须洗净,同桑叶、...

  • 七绝.蚕

    桑叶正肥蚕儿爱, 卧食终日不动窝。 吐丝谁料作囚困, 誓破茧衣化蝶蛾。

  • 吐丝的蚕

    这批蚕有一只已经开始吐丝了。我心头的石头慢慢的放了下来,桑叶的紧张形势有望得到缓解。 把这只蚕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空扇...

  • 7000年历史的农桑文化何以用中国式众筹实现传承与发扬

    桑,初看此字的第一反应是桑叶、桑蚕、桑椹,很少会直接联想到丝绸~深入想下来,蚕吃桑叶吐丝成茧,经过数道工艺,最终形...

  • 2-21读完156-165

    读了“写作什么”和“怎样写作”两部分,整体感觉写作什么主要谈写作素材的问题,怎样写作重点谈语言表达的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吐丝须桑叶:谈写作的素材准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om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