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个今天督导的细节,对我来说是理论落到实践的一个很好的经验。
我问督导,我问督导,若是来访说,我太累了,我都不想活了。我这样回应,的确,活着真累。
督导和我说,你这里可以改一些,活着真累太贴了,也许你这里可以改成:现阶段你感觉活着很痛苦。
我一下子就领悟了,对哦,我说这样就把那时那刻的感觉聚到了“现阶段”。
督导说,是的,而且是你的,你感到痛苦。
我说,对,标注出你的,就不是融合的,是对方的,当下的感受,更清晰了。
联想到最近读到的《心智化》这本书中就提到,缺少标记性的镜映类型是指养育者内在有尚未解决的精神冲突,因此无法涵容孩子,反而使自己淹没在孩子所表达出的负面情感当中。
回到前面的例子,我的回应虽说是同调的,但没有清晰的标记。督导后面所建议的回应就是更具有标记性的回应,它可以让该情感和照顾着自身脱钩(痛苦是你的情感,不是我的),还有标记住了“现阶段”,这样对方就能从中逐步发展出表征自己情感状态的能力,他不用担心情感跑到别人身上,无论我怎样崩溃,对方依然还是稳定的可靠的,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涵容,人格才会发展得越来越稳定。
再回到书中,它用很长的篇幅来解释,镜映绝对不是一模一样的镜中影像,而是不完全一致的表达。因为若是完全一致,或者说太过真实(甚至更高强度)的情感表达来镜映婴儿时,婴儿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归因,认为养育者在表达他自己的情绪。为了避免这个误解,养育者会用标记的方式来作为情感镜映的表达,使他们和自己的情感脱钩。“正在生气“”的妈妈和“一个反应婴儿正在生气”的妈妈看起来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真实情绪会出现性情后果,而标记过的情绪表达则不会。婴儿并不会经验到母亲因真实生气而产生的的负向行为后果,反而会因为母亲反映了自己的愤怒,让自己成功地调节了情感,因而经验到正向的感觉”,标记过的情感镜映能安抚到婴儿,婴儿逐渐能够学会拥有标记化情感的能力,并运用在一般的沟通上。
和督导一讨论完,我又重新去翻书,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去重新看理论书很不一样,我有了更具身性的理解,对将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