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莲心彗眸传统文化爱好者古文大观
虚云老和尚: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

虚云老和尚: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

作者: 邓淼心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14:54 被阅读0次
其一

(一九五一年)

复黄元秀居士函

惠函诵悉。仁者对般若、禅定两度所会之理,全是依文解义,未得正解。若就教理而谈,虽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不出空有性相两宗之学。性宗谈空,相宗说有,岂非矛盾耶?实则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空有双离,方会真实。

故龙树菩萨《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大般若经》六百卷,无非明缘起性空之理,若不达缘起性空之义,而妄谈空,必落断见,甚为危险。吾人谈经,贵能因指见月,若执指为月,终不得月也。故禅宗贵在明心见性,心性若明,则三藏十二部皆是我心中流出,不假外求也。故昔人有偈云:“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地做功夫。若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涸洞庭湖。”

昔释尊夜睹明星悟后,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当知般若智光,众生本自具足,只是无始以来,为妄想之所覆盖,不能显现。若不能离妄想执著,任你谈空说有,无非情计执著,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也。盼仁者于此等处,细加体会。并盼多阅《楞严经》、《六祖坛经》,则对禅宗般若两义,当可更进一解。学佛贵在能依教笃实行持,若广求知解,而不实行,不得实益也。勉之勉之。端复,即祝精进。

衲虚云  合十   

辛卯正月十日

虚云老和尚
其二

(一九五五年)

宽元居士慧鉴:

来函诵悉。数度相逢,是征夙缘。承询功夫落堂之事,乃系功夫纯熟之谓,即念佛人之念而无念也。参禅人功夫落堂,则不参而自参。嘱书数语以作纪念。聊书昔日诗偈一首奉赠。此致

法喜

虚云  合十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

    其一 (一九五一年) 复黄元秀居士函 惠函诵悉。仁者对般若、禅定两度所会之理,全是依文解义,未得正解。若就教理而谈...

  • 《净其初业修梵行》18

    “说‘空’是为了破众生的有见,说‘有’是为了破众生的空见…”P181 对法义有份精确的抉择,即五蕴身见非我、非我所...

  • 生佛不二

    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

  • 苦乐

    命渺如尘埃 人生本脆弱 或老而疾缠 或天灾人祸 既无力回天 何长生妄说 生死乃常事 光阴应可破 众生皆苦者 取暖自...

  • 妙印法师金刚经六译之11笔记

    概要提示: 因为没有有情,所以没有信与不信。 即使是有情,入如者见性者,乃非众生。否则著四相,有情则在。 无念,空...

  •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五492:躲破鼓

    躲破鼓 昔有人养二猿,牝者甚淫。一日失牡,叫号不已。主人遍觅不得,翼日乃出自破鼓中。故今号人之避内差者,曰“躲破鼓...

  • 《南川诡谭》第四十九篇 出墓鬼

    《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此其非余所云之鬼也,夫鬼者,阴极乃生,怨极乃现。 人死而葬,以...

  • 佛经摘录

    1.楞严经 不明实相无以焕菩提之心。不破妄尘无以悟众生之性。是法微妙。知之者亦已鲜矣。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 金刚经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说

    金刚经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说 金刚经圆明五眼。洞彻三心一段。乃解上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之义。谓众生所以为众生者。为有妄...

  • 【南怀瑾老师】“破楞严”的遇安禅师

    “破楞严”的遇安禅师 本文摘录自 《金刚经说什么》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云老和尚: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sh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