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肯定是前进的动机
有一个教育心理学实验,想证明表扬和批评的作用,研究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连续一周的时间都做相同类型的数学作业,第一组每天完成作业以后,研究者会给予表扬,第二组会找到瑕疵给予批评,第三组不表扬,也不给予批评,被称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
1.表扬组成绩逐步提高,因为小组成员被肯定和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向表现的更好。
2.对照组成绩没有变化,因为他们没有动力去钻研和学习,他们的成绩只是维持原有的水平。
3.批评组的成绩是先升后降,因为他们不希望受到批评,有努力的动机,但持续受到批评之后,学习动力就下降,在他们看来自己怎么做都会受到批评,还不如不做。
这个实验说明表扬才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进步的动力而批评只有短期效果。
2.表扬和批评都应该具体
表扬和批评应当尽量具体不要去贴标签,不要把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归因于某个特质(能力、性格、品格等)标签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贴标签本质上是成年人对孩子的评价,由于孩子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成年人对他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往往会接受成年人的评价负面标签越多,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最终导致放弃努力,不积极进取而正面标签虽然是正面的能给人带来正面的评价,但人为此会担心失败,不敢探索和追求进步,这就是因为如果失败了,头上光环,也就是正面的标签就会黯然失色,所以标签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不好的。
所以当孩子做出一个行为,你认为好就直接表扬,当只做了一件事,你认为不好就直接批评,让他改了就好,比如说孩子把房间打扫干净了,你只需要告诉他“看你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妈妈很喜欢”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我儿子真勤快”的标签。
3.肯定是前进的基础
追求进步,追求成长是所有人的心理动力,这也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一个核心思想之一。
对于家长来说,要有一双肯定的眼睛去看孩子,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取得进步,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和自己比和过去比。而不是和别人比不适合成功的人比。把自己看到的优点反馈给孩子,让孩子也看到自己的进步,收到父母肯定的信息,孩子就会有巨大的改变,也就会越来越变成家长所期望的样子
4.相信孩子的能力,把主导权交给孩子
家长对孩子管太多,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控制,孩子被家长控制的时候只能是一个执行者,一旦家长忘记发布指令,孩子不主动执行,对他而言,他只负责执行,不会站到一个组织者的角度来思考。
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放手,让他试着去做做看,毕竟很多事情早晚是需要学习和学会的,如果早一天学习和学会对他的成长有很多正面的作用。
但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孩子就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有父母的协助和指导,他就能够活得成长。
所以越小越早的失败,他的代价就越小,越长大以后的失败,损失和代价就越大。所以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是体会成功和失败的最佳时期,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
5.陪伴孩子,协助其解决成长烦恼
把孩子的发展权交给他,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随手不管,而是需要协助孩子,帮助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很多书籍都谈到关于亲子关系的正确姿势是: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要和孩子肩并肩站在一起。
在与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是陪伴,允许孩子探索各种解决方案,家长可以陪着孩子进行反思,从错误当中学习,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指导,特别是在孩子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家长的鼓励和肯定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