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6-[04·20]论孝终结篇(上)

《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6-[04·20]论孝终结篇(上)

作者: 游梦僧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14:38 被阅读0次

《论语》原【第04里仁篇第20章】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钱穆译文】先生说:“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三年不改动父亲的事业作为,就可以说是孝了。”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译】孔子说:“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就)可称之(为)孝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就可称之为孝了!(闵子骞就因为做到这样,我才盛赞他孝哪!)”

【详解】此章的出现,无论是南宋大儒朱子(熹),还是近现代的国学大师,诸多解论者都认为了“减半重出”,无实在意义

本僧则认为不然,可以说:此章的存在,是扰乱《论语》次序的人尚存一点良心的体现!

 

当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句,最最能体现此人良心未泯,仍尚存一息:一模一样,毫厘不爽,却分列【01学而篇03】和【17阳货篇17】两章,不因重复而删掉,给后人(如本僧)恢复次序留有方便。

 

相关解读,请继续关注本僧的《拼图解论语》

此章,不仅不是无意义的章节,而是没它就不行,可谓“画龙点晴”之句。它的价值就是:一者,说明孔子赞闵子孝的理由,不只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而是他“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多年坚持行孝道、守悌义。二者:为《论语》论孝版块的结语,与开头的“三年无必于父之道”遥相呼应,又起到强调作用。这就是此章排在这个位置的依据。

三年:可实指“三年”,也可指“多年”。古文中,习惯用奇数代表“多、许多”之意。此章意思为“多年”。

无改:不更易,遵循

“(子女)无改于父之道”,提取主谓宾,就是“(子女)无改道”。无改何道?于父之道(即事父之道)!所以说,“于”字,不跟“无改”,而是与后面的“父”结合,变成“于父”,用作“道”的定语。

 

无改于父之道:遵循对父的道。即“遵循事父之道”。

“事父之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论孝”所论述的子女所有行为,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及其他的具体行为,如“有敬”、“色难”、“父母在,不远游”……

古往今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能正确解读者,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曲解误读,多如朱杨钱李。他们缺少的,就是对圣人道行的信(深信不疑)!

《论语》的“论孝”就此结束了吗?实际可以结束了,但编纂的先贤们,担心后人曲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为“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规矩习惯、行为作风”,为此,又不厌其烦地在最后以曾子的话来明确之。只可惜,众解论者不知先排序,再解读,以致于把那用心良苦的一章,视若等闲。

哪会是曾子的哪句话呢?读者们先自行思考,咱下一文再揭晓答案。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04里仁篇第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游梦僧译】孔子说:“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就)可称之(为)孝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就可称之为孝了!(闵子骞就因为做到这样,我才盛赞他孝哪!)”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相关文章

  • 《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6-[04·20]论孝终结篇(上)

    《论语》原【第04里仁篇第20章】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三年内不改父亲...

  • 《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7-[19·18]论孝终结篇(下)

    《论语》原【第19子张篇第18章】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拼图解论语》序论传-孔子论孝

    《论语》的解读,任何不以重排章节次序为前提的,都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无论是古代的儒家大儒,还是近现代的国学大...

  • 孔子论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懿之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 05|学『礼记』. 知孝道!

    《礼记》中关于孝道的记载有两处,分别是孔子论孝 和 曾子及其门徒论孝。 整理如下: 一、关于 穷人怎样...

  • 论语·论孝

    父母为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色难不敬,何以为孝...

  • 论语论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

  • 舜称得上“德为圣人吗”?

    《中庸》里,孔子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认为舜是大孝之人,论德行算是圣人。在孔子看来,这大孝自然是“德...

  • 今日学:孔子论“孝”。 不同的人,不同的回答 深入学习……

  • 子游问孝

    “子游问孝”是《论语》第二篇《为政》篇里孔子第三次谈及“何为孝”,这是孔子的弟子问孝,孔子的回答与孟懿子父子的回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6-[04·20]论孝终结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zz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