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在我看来,另一半才是成功的关键。
就像爬山,山脚的人熙熙攘攘,信心百倍,一边仰望着山顶,畅想登高望远的意境;半山腰的人,已经是气喘吁吁,口干舌燥,上还是不上呢,纠结不止;到达山顶的人已是少数,他们既分享着“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又享受着“地广人稀”的敞亮。
这个比喻像不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句来自《诗经·大雅》的智慧。
通俗讲就是:世间之事,大都善始容易、善终不易;虎头不难、蛇尾常见。
这句话,李笑来引用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最后一章,写在“积累”这一章的封页。
李笑来以这句古语压阵,定是想告诫读者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良好的初衷很重要,完美的开头很鼓舞人,但更重要的是“积累”,是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满意的结局。
如果没有的开头,并不足以影响结局,奋斗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改进完善,只要开了头、有了行动,就可以培育希望,如“有苗不愁长”一样,有苗就好,没有苗何谈成长。
有苗之后,这棵小苗是开花还是结果?是长成小树还是大树?就都在过程“积累”中演变了。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每到开学时,看着初入校门、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孩子们,很为他们顺利通过“初选”,成为“小苗”高兴,也真心希望他们都能够学有所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一份光彩。
等到毕业时,常常多了很多的感慨。
最难忘的是小夏登车时的背影,沮丧、迟疑,与其他同学欢声笑语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让我不忍多看他几眼,他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由于作弊,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回到原单位一定还要面临种种难堪。
小夏有一句口头禅“真麻烦!”实习时,面对每个动作多做几遍的要求,他嫌麻烦,会了即可,不求熟练,但实操考核是要计时的,他终因为超时而影响了总成绩;
没想到的是,他的“怕麻烦”,竟然变成了“懒”,不光实操,理论学习也不求甚解,不按规定完成作业,导致入学一个月后就开始落队。我为他安排了一次补课,始终不见人影,对此,他解释说“太麻烦了,我自己看看书就行了,就不给您添麻烦了。”
“怕麻烦”是他的口头禅,也成了他做事的风格,凡事怎么省事怎么做,既不麻烦自己,也不麻烦他人,处处躲着麻烦走。可是,求学创业阶段,哪里有省事的事,你越躲麻烦,麻烦越找你,小麻烦最终滚成了大麻烦。
就像《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所说:
“怕麻烦”之类的坏习惯与其他好习惯一样,“利息”并不高,甚至很低,只不过它“利滚利”。
当最终恶果来临时,“怕麻烦”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它连本带利要多高有多高,我们根本还不起。
所以,消除麻烦的最佳途径不是躲着走,而是勇敢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每消除每一个麻烦,就积累了一份经验,就向成功路上多迈出了一步。
与小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怕麻烦的小孟。
学生小孟来自内蒙古,初入学时,对汉语汉文都不是很熟练,听老师授课都要比别人慢半拍,《电工基础》课更是他的软肋,我为他出主意:“找个本子,每学习一个概念,就在本子上记上它的定义、意义、符号、公式等。”
毕业时,小孟的本子仿佛词典一样,不仅《电工基础》的概念记在了本子上,其他课程的概念也整整齐齐罗列其中。看到那个本子,我震惊了,厚厚的一本,100多条内容,靠的就是积累,就是不怕麻烦的心态。
那一年,小孟以优秀学员的身份毕业了,多年后随访,他已经是本单位纪念馆的讲解员了,谁又能想到,多年前的他普通话还不标准呢!
小孟的成功,来自于他自己的努力,虽然他起点不高,没有一个好的开头和“善始”,但在后来的成长中,他视“麻烦”如浮云,始终如一,终迎来了“善终”。
今年春节,收到了小孟的信息“祝老师节日快乐......代问其他老师好,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我喜欢这个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