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而立之前的小半生,初中时烦恼学习,想要学习好,于是努力学习,得到第一。
到高中时,学习好了,但跟更好的学校的学生比起来又差一些,离想考的名校也差一些,学习任务重,没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如果上了大学就好了吧。
等上了大学,自由倒自由了,却又没了方向,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未来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心智未开啊。
于是想去考个研究生,专业化一下。等上了研究生,发现导师做的事情早与专业无关,又东搞西搞了三年。期间特别想工作,因为待学校是做事情,上班也是做事情,还能拿工资,长本事。
等上了班才发现,现在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地美好。工作了四年,前两年还满有激情,因为新手嘛,学的东西多,也乐意学。到现在,本岗位相关的东西该学的都学完了,然后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而且当初在外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银行,进来后发现也并没有那么好。体制禁锢人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想法不能说,很多事不能做,而且还要做很多形式化的事。所以,烦恼依然存在。
所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就会发现烦恼每个阶段都在,而且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烦恼。旧的消除了,新的又来了。于是,我就在想,无时无刻不存在烦恼的状态是我比较特殊,所以这样呢,还是一种常态,所有人都这样呢?
高中时,化学老师讲电离平衡时,讲过一段话,到现在印象还特别深刻,应该算是我哲学思维的启蒙吧。他说,电离平衡不是分解了就结束了,而是边分解边组合,当分解速度与组合速度相等时,就达到了平衡。微观的现象和宏观的现象有相同的规律,就是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平衡。
所以,烦恼与快乐应该也是这样一对小伙伴:两个人互相角逐,像拔河一样,有的时候快乐的力量大些,人就感到快乐;有的时候烦恼的力量大些,人就感到烦恼。人就是在快乐与烦恼的平衡-打破平衡-重新平衡中,度过一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烦恼,就给我几个启发:
一是现阶段的烦恼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发展,慢慢消失,不管是解决还是未解决。所以没有长久的烦恼,只有长久的执着。
二是现队段的烦恼往往是因为我们现阶段的知识、能力不能匹配现阶段的欲望,想要的多,而能做到的少。
三是不管处于什么情况中,生活总是包含着快乐与烦恼,我们关注哪方面多些,哪方面的力量就要大些,从而影响我们情绪。如果你想要天天快乐,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的事情,然后尽力去解决能够解决的烦恼,而忽略一些不能解决的烦恼。圣经中说,能区分哪些能解决,哪些不能解决,也是一种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