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吃货,嘴巴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和美食发生点关系。
受伤后不能外出,宅在家中养伤,美食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着别人吃了
幸好还有书,就算吃不到,还可以看看这个世界上别人是怎么写美食的。
姐姐来家看我,带来本汪曾祺的《四方食事》
我觉得但凡喜欢看点儿书又喜欢吃的,大概没有不知道汪曾祺先生的吧。
年少时读语文课本里的《端午的鸭蛋》,读到口舌生津,一心只想弄颗高邮咸鸭蛋来尝尝。
后来零零散散的读过汪先生的一些文章,有小说,有散文,也有关于美食的,却很少再静下心来去读一整本书。
这样看来,这本《四方食事》算是近些年来读的第一本汪曾祺的书。
同别人读书不一样,出于职业习惯,中意轩拿到一本书总是先看看版权页,印刷纸张,装帧设计,然后在心里默默估算一下成本。
好书总是一版再版,汪曾祺的《四方食事》在不同时间不同出版社出过好多版本,这本是天津人民社2017年出版的,32开,硬皮封面,浅灰色的下半面是两颗很中国写意风的毛笔画白菜。这书的设计色彩很是低调,如果摆在书店里并不会太吸引眼球,却也符合了汪曾祺文字中那种淡然如水的风格。
这本书的编辑把书中文章做了分类:寻常食道、家常酒菜、四性五味、四方食事、饮食与文化……
细看内容,多是汪先生写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些与食物生活有关的随笔合集,我觉得大多数都是当年老先生随手写的豆腐块文章,被后人收集整理成册,所以在内容上有着颇多重复之处,有时候前面明明已经写过了,后面的某一段落中又写了一遍,初看的时候中意轩心里还在想,原来名家也会在写作的时候多次“拷贝”偷懒凑字数。后来看文末的完稿年份不同,才想到,应该是不同文章侧重点不同,面对的读者对象也不同,过去那个年代无论是物资还是信息传播都比较匮乏,把自己之前写的素材拿来再次加工写作,并无不妥。
作为一个经常写吃吃喝喝文字的吃货,初看汪曾祺先生这类老派文人谈吃的文章,觉得有些寡淡了,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很生动优美的形容词,连引经据典引用古诗的地方都极少。而在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写吃喝几乎都要加上精修的美食照片,自带滤镜效果的美食视频,视觉感官的刺激要比单纯的文字来的强烈。然而,再仔细回想,互联网上那些成百上千的美食文章当点击关闭按钮之后,大多也就立马忘记了,而汪曾祺的文字,虽然平淡朴实,却久久难忘,有时候忍不住还要翻看书再看一遍。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儒雅名士,都读的津津有味,这才是真正的名家,想想中意轩自己写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介绍美食的文章,总是想着用最华丽的词藻细细描绘食物的色、形、味,在很多时候反倒失却了事物本味。汪曾祺这位大师,却能自信地以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美食,就像邻家老爷爷在拉家常,听他聊四方的美食、风情,长了知识,也长了性情。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汪曾祺笔下的谈吃文章,由美食的地域性入手,剖析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再由食写人,从侧面表现美食“美”在何处。高明之处是语言文字皆是平实,似一位邻家老爷爷娓娓道来,全无对文字词藻的苦心经营或对结构的精心筹划,不卖弄、不显摆,如话家常。写虾鲜,就说“鲜得连眉毛都掉下来”;写切脍,就说存其本味,“好吃极了”。不过是最普通平常的字眼,然而却饶有趣味。他讲事物的来世今生,大谈美食的制作方法,虽未细讲入味之感,然而从制作过程中也可遐想一二了(汪老本身厨艺就很厉害)。例如吃马兰头,“用开水焯过,加酱油、醋、香油搅拌”,阅读时舌上已有清油酸咸的感觉。“这是吃春天”,果然是吃个新鲜。
“北京的韭菜花是腌了后磨碎了的,带汁…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
“云南的韭菜花和北方的不一样。昆明韭菜花和曲靖韭菜花不同。昆明韭菜花是用酱腌的,加了很多辣子。曲靖韭菜花是白色的,乃以韭花和切得极细的、风干了的苤蓝丝同腌成,很香,味道不很咸而有一股说不出来淡淡的甜味。”
“昆明的炒鸡蛋特泡。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
“番茄炒鸡蛋,番茄炒至断生,仍有清香,不疲软,鸡蛋成大块,不发死。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的‘一塌糊涂‘。”
”映时春有雪花蛋,乃以鸡蛋清、温熟猪油于小火上,不住地搅拌,猪油与蛋清相入,油蛋交融。嫩如鱼脑,洁白而有亮光…另有桂花蛋,则以蛋黄以同法制成。“
尤其是这段写羊肉的文字,让酷爱吃羊肉的中意轩产生了立马去内蒙大吃一顿的冲动。
”在达茂旗吃过一次羊贝子,即煮全羊。整羊,剁去四蹄,趴在一个大铜盘里。羊头已经切下来,但仍放在脖子后面的腔子上,上桌后再搬走。吃羊贝子有规矩,先由主客下刀,切下两条脖子后面的肉,交叉斜搭在肩背上,然后其他客人才动刀,各自选取自己爱吃的部分。“
”羊贝子真是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同去的编剧、导演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即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羊肉越嫩越好。蒙古人认为久煮了的羊肉不好消化,诚然诚然。我吃了一肚子半生的羊肉,太平无事。“
在没有照片,没有视频的那个年代,仅仅是文字就让人看到流口水,文字功底非一般人可比。
看完这本书,中意轩忍不住去某宝买了大煮干丝的原材料,而且立下了新的愿望:要去昆明,去看看西南联大的旧址,去吃汽锅鸡、米线、还有饵丝饵块。
读过汪曾祺写的美食,我觉着自己要努力要活久一些,要热爱生活,因为你永远都想不到会吃到什么更好吃的东西。
张佳玮说:朴实字句、大量短句、对民间生活的平静陈述,这已经成为一种”汪曾祺符号“了。汪先生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沉静自如的。他早年,风格也华丽,也多变,也有杀意,有恨气,有悬疑。比如《复仇》《落魄》。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文章,都是他老来所写了。境界到了。
汪先生在写文章时,语言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简洁明了又有口语的特点,只是讲故事,而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恬淡,却让人静心深思。这是岁月积淀出来的。不敢奢望自己能达到汪先生的境界,但读这本《四方食事》让中意轩对于自己文字啰嗦,总极尽辞藻华丽的,妄想面面俱到等诸多弊端开始反思,今后有机会将向汪老的学习,尝试平淡如水的写作风格吧。(当然,美食照片是锦上添花,视频也是互联网的趋势,这是要与时俱进的。)
像这本书里汪曾祺先生说的那样:
当然,还有一种“有味”有可能指这个吃罢四方的高段位吃货。“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