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有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没有问她多少分,希望如愿吧。
今年张雪峰特别火,主打一个指导没家庭背景没钱的孩子报志愿,核心就是好就业。
有些专业真的被贬低得一文不值,凭空增加了不少焦虑。
一开始还有点遗憾,没有在自己孩子填志愿时听到这些,后来想想听到了也没多大用。
甚至就算按他的理论,报上了最实用的专业,也未必能如愿。
多数身边的毕业生,深陷于考研考公中,一年又一年地复习准备,机构生意火爆,上岸的却真的不多。
庞大的体制内有大量的冗余,能吸收和消化的毕业生实在有限,当越来越多的人挤在这条路上,越难走通了。
动物世界里说,当环境不适合生存时,动物会放弃繁殖。
人也是如此吧,对未来充满迷茫,选择大过努力吧,努力带不来确定性。
不如放开视野,增加自己的可选项,多去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把人生当成一场体验类的游戏。
而不是困在考试的局里,做出努力的姿势,内心一片荒凉,看不到多少希望。
而那些不讨好的专业,如果你喜欢、热爱,去学,去感受做自己喜欢的事,相信不至于生活不下去。
我们要把所有的理想、追求、浪漫都丢光吗?把所有的选择都交由现实和社会的需要吗?要成为能嵌入机构的一颗螺丝而扭曲自己吗?
这真的就是理性带来的唯一正确吗?
我还是有一点无可救药的乐观和理想主义,还是把人自身当成一种最重要的考虑,如果生存并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多元化呢?
如果千千万万考生都按张的逻辑选择志愿,是不是又会造成新一轮的专业冗余?
没报上的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就已经废了?
没得到就等于失去,是什么让我们有这样的判断?
我们太容易失望了,太容易从众了,太容易听从权威了,而常常忘记我,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跟随我心,总能走出一条路来,可能不那么省力,但是你自己的。
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