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重要事件。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并不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经济重心在北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孙氏父子割据江东,并在此建立了三国中的东吴政权。为巩固政权,东吴对江南一代进行了开发经营。后来,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但不久之后,北方又爆发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北方陷入战乱之后,大量北方人南迁,对江南地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经营。东晋和南朝的经营使得南方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来隋唐时期“扬一益二”的局面奠定了基础。隋朝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进一步打通,南北交流进一步加强,使得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时期,出现了“扬一益二”的局面。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陷入战乱之中,又出现了大量人口南迁的局面。为了战争时期的后勤保障以及战后朝廷的财政需要,唐朝大力开发江南一带。五代十国时期,吴、吴越、南唐等割据政权大力开发江南一带。在隋唐五代时期,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宋靖康之变之后,又有大量人口南迁,史称建炎南渡。南宋朝廷为稳定和巩固政权,大力开发南方地区。至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到了明清时期,国家财赋仰给东南的局面彻底定型。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北方战乱的影响。中国政治重心在北方,经济重心一开始也在北方。但也因为如此,北方的战乱多于南方。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因为北方陷入战乱。因此,南方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第二,北方南迁人口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化。在南迁之前,北方的生产技术优于南方。北方外来人口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之后,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促进了南方地区生产力的提高。第三,统治者的重视。孙吴、东晋、南朝、杨吴、吴越、南唐以及南宋的政治中心都在江南地区,为维持政权的财政需要,不得不大力开发江南地区。这种管理的绵密化使得江南一带获得了长足发展。大一统王朝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也要大力发展南方地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刺激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将江南和北方的经济连为一体。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了应对藩镇割据的局面和维持朝廷的运转,大力开发东南地区。第四,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从天文史上看,北方少数民族南下都是在寒冷期进行的。在寒冷期,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到了极限,而中原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也因气候变化而放缓。而此时,南方地区气候温暖、环境适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国家财赋,仰给东南”的财政局面形成。在经济重心南迁的过程中,南方在经济和人口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对于东南地区的依赖越来越大。第二,漕运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大一统王朝时,国家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在南方。因此,东南财赋要运至北方保障国家的财政和军事。为保证东南财富的运输,必须要保证漕运。于是,历朝历代都大力治理河道、发展漕运,极大地促进了内河交通和运河经济的发展。第三,文化中心随之南移。由于原来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自然也在北方。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物质基础日渐丰厚,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此外,因为南方战乱少,南下避难的北方士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资源,使得南方文化蓬勃发展。因此,文化中心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迁而南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