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国学与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南怀瑾老师】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6-23 15:30 被阅读17次

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摘录自 《如何修证佛法》

首先我们提出来,见地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的人学佛也好,学道也好,不管显教、密教,乃至瑜珈术等等各种各样,不下千百万亿之多。不过,目的是共同的,都想求个人的超越现实,跳出这个现实的世界,找一个形而上,超出物质世界的归宿及成就。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的方法,许多的理论。不管这些方法,这些理论,到底哪个高?哪个低?哪个正?哪个邪?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个原则,那就是这些方法,这些修证功夫,最重要的是在见地,见地就是智慧的成就。

拿现代的文化来讲,学科学的人,就是先要把学术与理论搞清楚,学术与理论一偏差,下面的研究就差了。

见地是中国的佛学观念,尤其是禅宗提出来一个具体名称“具见”,就是具备见解。一个人具见要高,不只学佛修道,世法也是一样。我们做事业首先要有远大的眼光和见解,见解不高,什么都低了。从修证功夫着手是不会高的,见地很重要。

在儒家中国传统文化,见地叫做“器识”,士君子重器识,没有器识就是没有见地,不论你怎么努力,如果没有见地,成就都不会高,学佛更是如此。

世界上的人都很滑稽,大家都想学一种方法,求一种超现实的成就,而结果呢?如仔细研究我们人类的心理,发觉人们都不肯去参研见地。换句话说,喜欢东拜个老师,西拜个老师;喜欢求秘诀,求功夫,好像得了一个秘诀,马上就可以跳出去了似的。没有这回事的,绝对不可能。尤其是学佛,是学大般若、大智慧的成就,并不是学技术。做功夫百千万种花样,就算有一点效果,可也不能超越。事实上,很多人学这一套,却是反其道而求。这是我们在快要作结论以前,提出来关于见地的重要。

关于见地方面,可参考所发的讲义——《华严经的合论》。为什么讲《华严经》采用李长者的合论?以《华严经》来讲,有关它本宗的见地、修证、行愿共有四个著作:《华严经》、《唐代清凉国师华严疏钞》,以及后世佛果禅师《华严经五十三参赞词》,加上《华严经的合论》,这是华严宗四部最伟大的著作。

·······

《华严经的合论》中有一句话:“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这是李长者的名言。他说证道的人,没有空间的阻碍。刹就是刹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刹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刹土,东方琉璃世界是药师如来的刹土。刹有时是代表佛的境界,有时代表国土。“自”,是我们自己;“他”,是药师如来、阿弥陀佛、十方三世诸佛等,都是“他”。有没有另外一个佛世界的存在呢?有,还是在你自己这里。自他不隔,无碍。也就是说:根据佛学,他提出了一个观念,空间是相对的,但空间是没有阻碍,没有方位、无大小、无来去的。这些道理都是见地。

肇法师讲过一句话:“今至越者,犹昔至也。”就是讲时空的没有阻碍。但是,我们打坐学佛修道,对于时间、空间观念,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我们打坐没有进步,就是执著在时、空的观念里,有人执着在子午卯酉时辰,有人打坐一定要对着东方。听说有人在美国教学生,早晨起来爬到树上,对着东方太阳打坐,这都是见地不通。还有人坐着时,认为没有面对着佛像打坐不对。这些观念的执著,都要拿掉,须知: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时间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每一本佛经都是这样写,一时,佛在哪里、哪里……这有两种道理,一是印度人的习惯,不喜欢有数字及时间观念。印度一讲起数字,就是八万四千,所以,佛经上的八万四千特别多,是形容数目的多,这是拿学理来看佛学。

以修道来看佛经,最高明的就是“一时”,万古只有一时,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亿万年以前也就是现在,未来的亿万年后也就是现在,就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这个“一时”用得妙极了。

所以时间与空间的观念不丢开,不要谈修道,时间与空间观念搞不清楚,也不要谈修道。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老师】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摘录自 《如何修证佛法》 首先我们提出来,见地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的...

  • 见地与修道

    见地与修道 ——读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不是佛教徒,纯...

  • 南怀瑾老师:『惊蛰』非常重要

    南怀瑾老师:『惊蛰』非常重要 文 |南师怀瑾先生 来源:《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我说参同契》 排版编辑:崇南...

  • 只生欢喜,不生愁

    南怀瑾老师曾讲到:“中国人有一句很好的修道经验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意思是修道想成神仙,没有别的法子,...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两种见地

    上篇 正确的见地 第一章 见地 简单地说,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没有基本的见地,你就不知道现在位于何处、目标是什...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空性

    第四章 空性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佛法中...

  • 【南怀瑾老师】学佛修道是求无为之福

    学佛修道是求无为之福 本文摘录自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的第十一品,是无为福胜分。这个题目,虽然都是后世加的...

  • 关于静坐记录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南怀瑾先生的书,书名起得不好,有点忽悠人的感觉。 内容还是不错的。 通常讲的“静坐”凡是摄动...

  • 南怀瑾《静坐与修道》

    最近跟着李晓东老师学习《大学心法》,因此开始每日打坐。于是翠玲师兄就借给我了这本书——南环谨的《静坐与修道》,原名...

  • 【南怀瑾老师】列子修道九年的经验报告

    列子修道九年的经验报告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不管做事还是修道,见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a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