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快与慢

作者: LawXu徐晟磊 | 来源:发表于2016-11-06 12:20 被阅读0次

系统一型婚姻和系统二型婚姻

丹尼尔·卡尼曼那本著名的《思考,快与慢》中对人类思考模式的假设令人印象深刻,他将思考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对应的是快思考——是那种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思考;而系统二对应的是慢思考——需要更多意识参与的思考。

思考,快与慢

再形象一点,如果把系统一比作自动驾驶,那么系统二就是手动驾驶;系统一是大象,那么系统二就是骑象人。系统一能让人快速做出反应,但也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相对的,系统二的反应速度要慢很多,但能做出更为理性或者说是合理的判断。

我在此想套用系统一和系统二的模型,来分析下婚姻的相关问题。我将那些根据直觉判断而走入婚姻殿堂的模式称作是系统一型婚姻;而将那些基于理性分析才结婚的模式称作是系统二型婚姻

系统一型婚姻可能始于一见钟情,或是日久生情,也可能是经过介绍觉得门当户对,更有甚者因为被逼婚逼急了,或是想要孩子、不想一个人等等原因,而草草得做出了结婚的决定。总之这类夫妻在结婚前基本上走了心或走了肾,但唯独没太过脑子。

系统二型婚姻很多情况下也会始于一些荷尔蒙的原因,毕竟只有对彼此有好感才会更进一步接触么,但他们在结婚前一定会就婚姻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前进行讨论,并交换相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到都达成一致后才会考虑结婚。

也许你们会说系统一型婚姻不挺好的么——我不与我爱的人结婚,难道去找那些我看了都不心动的人吗?而门当户这不是父母、爷爷辈的经验之谈么,在以前他们不都是这样结婚的吗?

但事实是彼此恋慕不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虽然古今中外无数的经典歌颂爱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爱情只不过是体内激素导致的认知失调罢了;

而所谓的门当户对大多数时候指的是原生家庭,其对结婚对象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当然不可否认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受到原生家庭的极大影响,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是婚姻的主题,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自己都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的话,何谈拥有幸福的婚姻呢?

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我对系统一型婚姻和系统二型婚姻的取向了吧,在婚姻这种成本极高的决策面前,我认为系统二型婚姻模式的夫妻将拥有更稳固和幸福的婚姻生活,而系统一型婚姻模式的离婚率则要高很多,并且婚姻幸福感也要低很多。这从我对周围朋友的观察中已得到验证,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中也有数据证明。

婚姻的本质

要掌握获得幸福婚姻的秘诀,就得对婚姻的本质作一番了解。
也许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婚姻,为什么要结婚?

婚姻的概念并非自古有之,人类的婚姻史经历了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演变。

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也是财产私有化的过程,这是因为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亲代的繁衍,越稳定的婚姻关系也就越有利于保证亲代血脉的纯洁性,在父系社会中,作为家庭核心的男性在确保子代身份后,就会更愿意将财产投入到家庭以及子代的抚养上,从而保证种群的繁衍。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家庭模式后发现,后代从出生到自立所要的时间越长,父母间的“家”就会越长久!但人类婚姻之长久,远不是为了照顾后代这一唯一理由所能解释的。人类之所以需要建立如此长期的婚姻,甚至通过立法来保障婚姻制度,说明婚姻的功能不止于此。
婚姻本质上属于一种两性亲密关系,根据研究,保持良好长久的亲密关系有利于:

1.延长寿命
2.抵御疾病
3.远离抑郁症
4.克服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5.保持正常体重
6.降低压力
7.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8.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定
另外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稳定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然而现如今的婚姻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普遍看到了婚姻对后代繁衍的意义,却忽视了婚姻的社会属性。那些因为爱情、受外表吸引力左右,以及看中对方家庭背景的男女其实都是受到了繁衍本能的驱使。可当爱情的激情退去,曾经的容貌老去,物质条件已不再是刚需之后,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冲突就慢慢地暴露出来了,这时夫妻才发现原来彼此之间有着如此多的差异,结婚前对很多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都没有进行过思考和讨论,更别说达成一致了。

婚姻的四种模式

我根据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参与程度,将我们常见的四种婚姻模式进行点状分布。

四种婚姻模式.png

1. 门当户对的夫妻在结婚前大多没有进行直觉判断,且由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各自也没有对婚后的问题做太多思考,一般都是父母做决定了。
2. 两情相悦的夫妻在婚前情感投入较多,或是一见钟情或是日久生情,但也是由于情感对思维的遮蔽作用,导致对婚后生活过于乐观,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
3. 情投意合的夫妻除了两情相悦外,更多的是在一些观念、观点上进行了意见交换,并且能够达成共识。
4. 最完美的就是水乳交融的夫妻了,他们在婚前既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又就婚后生活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行为准备。

但面对喜欢合适这个两难选择时该怎么办呢?
社会心理学给出了答案,有研究标明:

在包办婚姻的社会,例如印度,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要高于那些自由恋爱而结婚的社会。

也就是说感情是完全可以在婚后慢慢培养的,但价值观、人生观这种东西就很难说了,如果婚前都不合,婚后想要让另一方能达到“意合”的程度,难度就很大了,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婚后大多数的分歧和冲突其实就是因为这些观念的冲突所导致的。

既然得出了结论了,我们在婚前就应该切切实实地调动起我们的系统二来思考婚姻问题,在此推荐查普曼博士的一本小书《但愿婚前我知道—12件预备婚姻的大事》

但愿婚前我知道.jpg

谨以此文献给我即将分娩的妻子,11月7日是我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感谢遇到这样与我水乳交融的你!

相关文章

  • 婚姻,快与慢

    系统一型婚姻和系统二型婚姻 丹尼尔·卡尼曼那本著名的《思考,快与慢》中对人类思考模式的假设令人印象深刻,他将思考分...

  • 慢婚姻与快生活的博弈

    十一黄金周,成了一年一度走亲访友的最佳时节。平时忙忙碌碌不能自处,更何况要三五知己闲话一二的时间。但是细心捞...

  • 婚姻,快与慢,绪修33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草率结婚离婚的人,是否后悔过? 爱过,恨过,经历过,无论如何,一切都值得。 疯狂...

  • 快与慢

    快与慢 文/吾平 什么都想快、快、快 唯独,生老病死除外 什么都要慢、慢、慢 唯独,功名富贵除外 快与慢,上演着世...

  • 近期看的几本书

    时间,快与慢;思考,快与慢;稀缺;成功心理学;

  • 快与慢

    电影情节中动作的快放与慢放相结合,音乐节奏快与慢,声音大小快与慢,情节快与慢,共同表现了电影的张力,让人attra...

  • 慢与快

    慢与快 慢之为慢,是因为没有发现其快的地方...

  • 快与慢

    追求快的人 获得效率 而追求慢的人 获得整个世界

  • 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提出一有个观点,人的思考分为两种: 快的直觉思考方式 慢的理性思考方式。 先说直觉思考的来...

  • 快与慢

    幸福路人 寇柳娟,郑州,坚持原创分享第2天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朋友等着我呢,慌张中想把客户的3张专用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婚姻,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ii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