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情绪低落时要怎么办?大吃一顿?放肆购物?
研究表明,奖励的承诺并不是最佳缓解压力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不佳的,令人恐惧的吸烟警示会让烟民更渴望香烟,经济危机会让人更想购物,晚间新闻会让人吃的更多。
<h2>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h2>
其实这是大脑援救任务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明白了压力是如何引发应激反应的:应激反应是身体内部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变化,让你能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自己。但人脑不仅仅会保护人的生命,它也想维持人的心情。所以,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
最有效的解压方法不是奖励自己,是出去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如何判断一个解压方法是否有效?
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等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
<h2>如果你吃了这块饼干,恐怖分子就赢了</h2>
当你看新闻读报纸或者收听广播,听到飞机撞大楼,听到恐怖分子袭击,听到发现非洲杀人蜂会不会影响你的食欲呢?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事很恐怖,很可怕可能会让你减少吃零食的数量,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人不是永生的时候,我们会更疯狂的去购物、允许自己买一些看起来很有用但自己从来不会用的东西,我们也会允许自己多吃一点巧克力,多吃一块蛋糕。
<h2>“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h2>
如果你想减肥,可是却因为嘴谗多吃了一口巧克力怎么办?本来你想要戒酒,可是昨晚聚会却喝了个烂醉怎么办?如果你想要早起复习,可是睁眼已经是11点了怎么办?
你可能想说:能怎么办,那下一次少吃一口巧克力,下次聚会管好自己,下个早晨一定要早起就好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有一个“那又如何”效应,如果在减肥的路上你吃了一口巧克力那你会产生罪恶感,反正都吃了,那全部吃完又如何?在你自责昨晚喝的烂醉的时候你今晚只会喝的更醉,在你懊悔起迟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起床,直接躺到下午三点去吃午饭。
所以要如何挽回这个局面呢?要学会自我安慰,谁还不犯错,下次注意就好了啊,让自己不要太过自责,放轻松,就会好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