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好多找工作吃了败仗的人,对于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感到无可奈何。诸葛亮出山前没有经验是不争的事实,他自个不说了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是说,诸葛亮不仅没经验,还没学历,正经的农村户口。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轻易得到了刘备送来的offer。这个在好多人看来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但诸葛亮能找到好工作,自有其中的道理。
道理一:有人
刘备起初是不知道诸葛亮的,但有两个人向他大力推荐了诸葛亮。这两个人,一个人是司马徽,一个人是徐庶。这是两个牛人,司马徽老先生有名望、有地位;徐庶足智多谋,还曾在仕官于刘备。司马徽老先生给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徐庶更言:“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看看,把诸葛亮夸的,刘备能不心动。
这个叫人脉。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拥有人脉的人,相比而言更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这个道理是说得通的。
道理二:待机而出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势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势力最大。孙权割据江东统治巩固势力次之。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了一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没有自己固定地盘。为发展自己势力,到处访寻人材。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待机而出。
这个叫机遇。所谓机遇,不相信眼泪,与懦弱、懈惰无缘,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手里。故求职得认清形势,不打无准备之仗。
道理三:有才
刘备三顾茅庐,才得到一次双方互相面试的机会。面试一深入,诸葛亮便掏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隆中对》,抛出了三分天下的理论。甭管这《隆中对》到底怎么样,但诸葛亮给迷茫中的刘皇叔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个远见卓识,不是一般人看得出来的。诸葛亮一方面有才;另一方面有备,求职前就做足了功课。
现在职场中,很少有人能像诸葛亮这般,针对一个公司,提出如此有可行性的建议,帮助老板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因此,面试中能拿得出点东西。这也是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