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2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2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4-08-04 06:37 被阅读0次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次天崩地裂般的改朝换代,宋代灭亡了。

蒙古人的马队占领全国,元代开始了新的统治者,当然无法躬行儒家的礼仪,因此处处都在生活中,演戏的泛戏剧化习惯散架了。他们长期在马背上冲击厮杀,君子们温良恭俭让的精神也消解了,结果阻碍戏剧艺术成长的两大因素转眼就不存在了

此外又出现两个辅助性因素,第一,新的统治者不谙汉文,不亲典籍,却非常喜欢观赏歌舞演出和小品表演,于是各路表演人才集中了。第二,新的朝代废止了科举制度,中国文人无路可走,其中比较有艺术才华的一部分人就混迹于越来越火热的表演团体之中,为他们打造各种本子。于是剧作家队伍形成了。

少了两个阻碍因素,多了两个辅助因素,戏剧艺术自然就蓬勃而起,一鸣冲天。

在天地宇宙的力学天平上,一种长久的失落会引起强力反弹。中国在戏剧的事情上跌得太久远,太窝囊,于是在13世纪报仇雪恨全然平反。照王国维先生的说法,元剧已经可以进入世界坐标,而且毫无愧色。

于是,中国文化史中要增添一些名字的,例如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马致远。如果耐下性子再等一等,等到明清两代,又会有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渔等一大串名字出现了。

而且其戏剧的地位越来越高,连最有文化等级的君子们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且不说后来明代高层文化界对昆剧的百年之谜,仅说元代的《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就已经让大批君子顶礼膜拜了。

金圣叹曾这样写道: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必须焚香读之,必须对雪读之,必须对花读之,必须尽一日一夜一气读之,必须攒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

文化史上还有哪些杰作值得金圣叹如此恭敬呢?显然戏剧在中国完全站住了脚。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课》何奕读书分享

    何奕读书分享2020.3.29 《中国文化课》 今天读完第二单元,很开心每天10分钟,快读完一半,虽然这种方式比较...

  • 文脉悠悠

    关于文学,心里要有数,传承是大于创新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被后世追寻铭记的作品和人物,之所...

  • “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

    “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 ——总结自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悠悠五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就由我带领着大...

  • 20200606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今天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这一单元,使中国文化有了高尚灵魂,并与天地接通。大...

  • 《中国文脉》读书感悟

    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了,时间久了,再次翻阅,感觉很陌生。(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 《中国文化课》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01 非常有幸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这是第一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传统文化,搭建一条精...

  • 听读《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

    【励志语分享】不要担心起点低,那只是我们出发的原点。只要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哪怕步子再小,也依然会一点一点上升。人...

  • 假期余额为零也能旅行,这本可以带你打卡5年的日历,了解下

    《古迹寻踪日历》源于《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是日本古建筑学家及专门研究中国佛教的学者常盘大定和他的朋友日...

  • 【作品推荐||余秋雨《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是与《中国文脉》大抵相同的一本书,所不同者是《中国文脉》多了前言和后文两章而已。 《中国文脉》我在大一...

  • 中国文化对我有什么用?

    我本周重新看了遍樊登读书会解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给了我一些启发以及感想,我想本周来说说。 《中国文化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t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