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之前应该好好的整理一下过去”,我是抱着这样的心情翻开泛黄的随笔本的。
它的封面是学校的景色,说着的此刻它早已消失殆尽,随笔本本身似乎也在渐渐淡去。我努力多看几眼,企图倒流时间,回去我的初高中。
初中班主任是个壮实黝黑的中年大叔,按他自己的说法:“走在路边,别人难免会以为我是个种地的”,大致就长那样,也不算夸大事实。我的语文是他教的,历史、哲学、心理,他的课上都能听到,唯独没有课本内容。一向讨厌课本的我自是非常欣赏这种做法,老师的形象“唰”的一下就高大了起来。想来喜欢语文,也是从那时,由他而起的,一直喜欢了六年,即使中途换了老师,但大抵说来,杭外的语文老师都这样,博学而又有趣。现在大学了,虽然有大学语文一课,但总也不敢选,怕搅了对语文的兴趣。我的偏见。
写随笔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可不情愿,每周一篇,对粗糙的男生来说简直是噩梦。最初,周五晚上为了构思它,噩梦总少不了。不过情况好转得很快,写的好的同学会上台读自己的文章,我暗自喜欢的那个女生文笔很棒,总能在课上听她读她的文章,优美的声音在耳畔窃窃私语,跳动的文字在讲述她独特的生活,她对生活的热爱。听着听着便被深深吸引,入了迷。她的文字和美让我为之奋不顾身地冲入文字的怀抱。
可文字是个坏家伙。笨拙的用词,老套的比喻,冗长的语句,不自然的转折,感情的缺失……当时的文章大概是这些问题的汇总,于是我不停地写,想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勤于练习,然后突然化蝶。但我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泥淖,又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和她有着类似的校园生活的我,却总是与那些美好失之交臂,我怎么也想不通。不过她在文章里给了我解答,书,她写到了很多书,还有图书馆的阳光与安静。到了寒假的时候,推荐书单拿到手里,似乎线索都连到了一起。后面的事儿很老套,不说大概也能猜出个大概。
所以还是回到随笔吧。随笔随性的思考与不随意的文字,随性的表达与不随意的感情,让我着了迷,让我失了魂儿。那是初恋,亦是一生的挚爱。在一点点摸索中寻找刺激,在一遍遍的修改中探索彼此的神秘,它带着我一步步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感性中不失理性地探讨自己的生活,定义自己的生活哲学。
当然,这都是后话,写作本身是具有某种双面性的:煎熬愉快并存。初中的我喜欢编故事,天真地想做一个成功的讲故事的人,事实证明,阅历是使故事生动深刻的首要前提。缺乏生活经历的那个我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故事的,即便我已经挖掘了大部分情感,亲身体会仍是最紧要的。
过于注重描写,是那时写作的通病。要怪就怪可恶的课文,满篇的描写,语文阅读里总单独拿出来分析:衬托背景,烘托气氛什么的。我从来没能体会到其中的奥义,导致后来写作总是过于刻意地去铺垫,不自然。到如今或许还是没能改掉这样的毛病。
后来故事写不下去了,一是数学作业多了,二是写出来的东西不好看,慢慢的车轮就转向别处去了。那时课上读了许多意识流的小说,对感性世界的满怀拥抱使我开始考察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在那个年纪就写面具的比喻试图从自己的虚伪去阐释这个假面的社会,感情至真,此时还能想起当时内心的挣扎;写精神病人,把自己想象成不被理解的那类人,向他人呼喊:理解万岁;探讨生活的意义,想要从中找出可以鼓舞人的部分去激励自己;写痒,缝针时的痒,爱情的七年之痒,现实社会平静中的暗流涌动。当时的文字,在此时回顾起来,好像自己凭空也想出了那些现在好似流行的社会冷漠的问题和面具比喻,当时给予文章的那份力量,至今仍能体会的到。那些夜晚,冰冷的空气、昏暗的路灯、人迹罕至的小径赋予我这样严肃的情感去思考,此刻是如此怀念。
严肃的思考对于一个初高中生来说未免太过沉重,心也不是随时都沉浸在理性和感伤之中的,有时也会观察身边的美好,做一个记录者,用文字记录那些时刻,赋予它们内心世界。简单即幸福,我总是信奉这样的观点。暖阳、羽毛、绿叶、笑容总是让人着迷,自然透过它们传递的美好是原始的,于是就有一篇原始的太阳,讲无私的太阳和母爱。罗素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是在不断的涂改中认识到这句话的道理的。可以说,我的文字就像是我的第三只眼,我的另一种感官,它能更客观地考察着我自身和周遭的事物。我无比仰仗着这种特殊的方式,去体味生命生活。
合上随笔本,封面上初高中校园的美景呈现,可现实中它已不存在,我怀念它,亦怀念着我的初高中生活。它留给我很多东西,品行上的,思想上的完善,对文学的热爱,还有具体的写随笔的习惯。我将努力地在机械的生活中保留着这样的习惯。
我要借由喝下平淡生活的这杯纯净水,试着活得纯净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