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牧童眼里《道德经》(75)《道德经》第十七章赏析
――――牧童对第十七章的感知
对《道德经》第十七章的理解不说有N种也有至少两类体系。一是由统治(治国)者为主导一是以管理学为主导。都没错!但牧童认为这非老子本意。
第十六章中,主述了道的存在形态生成缘由。十七章中应是道存在的形态与发现道接近道明道悟道的主体(人)间的关联关系。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特质及特指,并非人人皆明。如同一个群体,20%是这群体的精英是脊梁,80%是随众,夸大点刻薄点说是麻木的存在。这二八分割小至群体社团大致国家莫不如此。很正常的,道在实际现实生活中事实存在,更多民众似乎不知,也有部分民众心知肚明但难以致用,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明白了并很好地悟了用了。
牧童以牧童所理解的道妄言两句。道是物质运行的轨迹的总称。换言之也是某一特指(框架、范围)。人首先是一物质然后是一高级动物更是探究“道”的主体。但显然,如同《道德经》的出现一样,不是人人都能著述出来《道德经》,更不是人人都喜欢体味《道德经》。但是呢?只要是人,就都会生活在“道”的框架范围之中。
以老子的“欲”为例,既发现了欲是原动力更是原罪,应此提倡“节欲”。既保持了“欲”做为原动为积极的一面又减轻原罪(使欲有节制,以防损已损人)。老子发现“欲”是物质(动植生物等构成群体社会的主体)的本能。
以“欲”为例,有教习我们修身养性严以自律克已复礼的思想文化,这直白点的说就是“节欲”。那有没有“纵欲”利用“欲”的呢?每个社区都有超市,超市时常做活动,会员也好打折也罢甚至免费总会“让利与上帝”,这就是利用了上帝贪便宜的“欲”。传销为何屡禁不止?是参加者不明白其利润分配体系?是参加者不明白“口碑相传”的销售内涵?都不是。是传销组织者悟透了人性悟且活用了“欲”――总有那么些急功近利偏好捷径的群体。一款产品刚上市时高价,然后精英们先拥有,至后来白菜价多中取利。为何?经济上讲是产品周期,按老子的说法,无它,唯欲使耳。
法师一指惮、气功界大师御气为器、食疗界的绿豆祛百病、行走江湖的丑书、藏獒兴衰、甚至博眼球的标题党、老头老太的保健热等等……。所有这一切的存在,牧童认为是部分“精英”悟透“欲”的结果。当前社会有一句话或能补充这点――富人负责制造时尚推进流行,穷人只负责跟风。
每一个时代有一时代的特症(征),每一个时段有一时段的特点。每一起事件都有它的背景。而发酵酝酿促成的催化剂就是“欲”。
和“欲”一样。(“欲”只是道的一部分)“道”也于人的生活形态密不可分,遍布于生活范围的各个层面及各个角落。有人悟了,有人致用了,有人麻木着,也有人因被别人致用而受损了,这,就是道存在于人的生活中的形态,是相当自然的存在。
“道”是自然存在的,不同的人对其认知不同。也应此,人的生存状态才有立体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