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遇到不如意的现状时,你可能会想,不行,我必须要改变了。但是有时候,匆忙改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
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一篇文章《我用24次离职,换来6条血一样的教训》中,笔者就是在毕业之后,开始仗着自己年轻,有的是任性资本,也有的是发展可能,结果频繁跳槽,稍有不顺就辞职。
毕业5年,跳槽了24次。最短一次,只做了半天。最长一次,也不过4个月。虽然辞职一时爽,这样的频繁离职却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
最后,笔者也十分后悔因为矫情、任性、冷漠、不靠谱、无定性,把一条一条的前路,慢慢变成一条一条的绝路。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其实可以看到,对于有些人来说,换工作可能是拨乱反正,重新出发的新征程,对于有些人却是高开低走,狼狈逃亡的下坡路。为什么同样是“换工作”,却不同人不同命。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改变本身作为应对方式,到底有没有问题。
你或许是时候改变,“改变”这件事了你需要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放下凌乱的思绪,回到原点问自己,目前急需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是那份你不满意的工作?还是你的“不满意”?
你能保证跳槽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吗?
还是说,你想要跳槽本身,就是一种抵抗工作压力和成长焦虑的方式。
没错。“改变”本身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就是需要审视的。有些人用改变来缓释求而不得的焦虑,而在改变的那一刹那获得解放和自由,但这并不是能够持续的,持续反而是承担频繁变动而产生的代价的绵延痛苦。
我们容易忽略,因为在很多时候,改变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上的改变,而另一种是应对方式的改变。
行为上的改变,很好理解。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位笔者,通过跳槽,其实是改变了工作内容,但是当他再次遇到工作不顺心,就会依然采用“跳槽”这种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的改变,往往比行为更难。因为它可能会隐藏得很深,就像是你身体潜藏的木马程序。当触发了你的某个情绪点的时候,才会自然反应,而平时你甚至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但凡有一次你能够察觉到这种应对方式的“异常”,才是有效改变的开始。
自我接纳,或许比改变更难
讲了这么多天的改变,突然今天画风一转讲起了自我接纳,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不是在开倒车吗?
其实并不是。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小瞧了自我接纳的难度。对于现状不满是很容易,可能因为一点小的磨擦或者不如意,又或者是受了旁人的影响,心理不平衡。但是,对于接纳现在的自己,明白现在自己所处这样的位置都是有因果的,才是难事。
在改变之前,我们会不自觉的期待,这样的改变可以让我们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彻底逆袭。但是其实呢?翻天覆地其实并不符合现实世界的规则,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接受这个过程,企图获得一蹴而就的跃迁,是思维上的偷懒与贪心。
有很多时候,现状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糟糕。甚至只是我们思考的角度找错了。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喜欢写东西,但是其实更喜欢和人聊天,接触人的她却做着一份办公室里打字的编辑工作。
她曾经对我说,怎么办?我明明知道自己做这份工作并不够好,但是我丝毫没有动力去改进自己的工作。我想要和人说话,却没有机会。这份工作里和文字打交道的部分我觉得ok,但是一到事务性的工作,我就烦得要死,我是不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差的人啊?
听了她的描述,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给她分析工作。基于她爱好与人交流的特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外优势,而排在第二位的文案能力,却恰巧是交流能力的很好的补充。无论是,咨询,顾问,或者采访,都可以成为不错的发展方向。
让她困扰的“坐不住”反而是亮眼的优势,这样的思维改变,让她也不在陷入对自己的苛责,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且开启工作之外能贴合这类特性的多边探索脚步。
你的改变到底有没有效果?
回到改变这件事本身,我们再看,自己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改变。到底是让自己变好了,还是让自己状况变得更差了呢。
可以说,这是判断改变到底有没有用,最好的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得度过一辈子,如果我们每次遇到考验的时候就想要通过改变的方式躲掉它,去追寻乌托邦式得幻梦,那么就很难真正在一个领域得到持续性的积累。
认清现实,认清理想的生活需要付出代价,认清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经历自然过程,会让我们更沉得住气,面对改变也更无所畏惧。
想要追寻星辰大海,也仍需跨过人山人海,不是吗?
你或许是时候改变,“改变”这件事了小思考:
建立了对于改变的初步认识,再回头看,第一篇的思考题:你目前最想改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新想法呢?
你愿意告诉我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