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美国人维克多弗兰克。有名的心理学家。
他的亲人都在集中营被杀害。
意义疗法。弗兰克开创了意义疗法。他从集中营出来,用九天写成活出生命的意义。原来的书名叫对生命说是。
知道自己还有某项使命没有完成的人可以活下来。
119104编号。这是弗兰克在集中营的编号。
身体看起来很容易被集中营看守选去毒气室和焚烧炉的他,因为有一本书没有写完,于是活了下来。
人活一辈子到底被什么驱动。
弗洛伊德认为内在动力是性。
阿德勒认为是自卑。
这本书有20多个译本,书名翻译也很多。华夏出版社翻译成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一部分:集中营中犯人的心理发展分几个阶段。
恐惧、冷漠和恢复。
第一个是恐惧。暂缓性迷惑。刚进集中营的人都感到恐惧。狱友和他一样每日战战兢兢,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降临。
恐惧过后,就是冷漠。每个犯人除了身体,已经一无所有。怎么样在集中营多活几天?
每天刮脸,挺直腰板走路,脸色保持红润,看起来有精气神,不是病弱的。
狱友说弗兰克的状态很容易被拉去毒气室,弗兰克听到只是笑笑。人们的思想已经飘出身体,以上帝视角旁观自己的遭遇,看看自己最后会是什么结局。
第二个阶段迟钝,冷漠,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机制。包进自己冷漠的保护外壳。有幻想满足自己的需求。一块面包怎么吃也成为一种决定。
第三个阶段,被释放之后,如何恢复到正常心理。看到集中营外面的风景。巨大的压力消失,人反而无所适从,感到空虚。有些人会“道德出轨”,曾经的苦难变成他们为所欲为的借口。加倍报复社会。
理想的破灭,家人的等待不存在了。都死去了。
弗兰克留在维也纳,治疗大批心理病患。普通人面对伤害也是面对同样的过程。
第二部分:对抗痛苦的意义疗法的含义。
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人的健康很有必要。退休的人变得没有精神头。星期日神经官能症。
紧张感和意义感唤醒人们的斗志和精神动力。集中营的人就是这样活下来的。
有个人梦到战争结束。最后到那天没有结束,他发烧死了。
圣诞节前后死亡率最高。希望破灭。没办法活下去。
主要取决于犯人内心的决定。有极少人把困苦看成一种体验。
必须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老头找到弗兰克。他问老头,如果你先于老太太去世,你太太会怎么样。她肯定承受不了。那等于是老头帮太太承受了那样的痛苦。
尼采,如果你知道为什么活着,那么你就能生存。
有没有普遍意义。生命的意义对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没有普遍的意义。
大多数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意义。难就难在,一旦发生意外,意义中断,你能不能再找到新的目标和意义。有个母亲原来有个快乐的家庭。女儿意外残疾。
为自己找到意义,是活下去的动力。
第三部分:疗法的三种方式。
意义疗法是精神奔溃的人找到新的活下去的力量、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意义只能自己找。
一、从事某项事业,取得成功。
为什么不能直接追求成功?追求成功容易引发羞耻和不幸。
投身事业,成功与否不是衡量的标准。
二、忍受不可避免的磨难,即便是面对不可改变的厄运,也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去爱某个人,帮助爱人实现她的潜能。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弗兰克被看守人驱赶。弗兰克想着妻子,希望妻子少受些苦。哪怕是对爱人片刻的思念,也是生活的意义。爱是人类终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深爱一个,才能完全了解那个人,认识她的潜质,实现她的全部潜能。
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意义的,人对意义的追求就会产生精神动力。人生苦痛转化成内在力量。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不同,找到意义有三个方式。投入某项事业。忍受磨难。去爱一个人。不再沮丧,活得庄严和平实。
不怨天尤人,超越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