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接手这个班级,知道高同学是五大班长之一,不由自主的对她多了几分器重。
后来听她七年级的老师说,她的语文成绩很不错,接近优秀。我就把她当成重点人员培养,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她能突破优秀的界线。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让人那么无奈。
第一次对她改观,缘于一次课堂上的争吵。当时我在上着课,不知为什么,就听到了她和同桌在吵架声,是生死力竭,恨不得拿起凳子来抡人的那种愤怒。吵架的两人都进入无人之境,任我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做先停下来的那一个——现在想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全班的同学都没有人帮忙劝开她们——后来是我强行把高同学拉开,吵架事件才得以在课堂上平息。此次事件,不管他们谁对谁错。高同学都给我留下了一个印象,任意妄为,没有纪律感。
但是想到她语文成绩好,指望着她能在班里树一个标杆,所以我依然对她抱有较高的期望。第三次学月考试过后,教室里的座位重新洗牌。她又与曾经吵过架的同桌坐回了同桌,俩人的感情似乎增温了不少,上课总是低着头说话。刚开始每节课我多次提醒,甚至借提问之名让他们站起来,但都无法改变她们的习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是拉不回她们的,终于我心也乏了,既然她这么不上进,我又何必强求呢?
渐渐地,我放弃了对她的高期望,她能及格就好,不奢望优秀了。果真,期末考试并不理想,只是刚刚及格而已。
转眼间,到了第二学期。虽然还是常常被我叫起,常常被我提醒不要说话。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依然没有,不过,她竟然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八。重新调的座位让她进入学霸区,他与学习比较踏实的人坐在了一起。她又一次捕获老师更多关注的目光。
这一关注不打紧,让我彻彻底底的对她死了心。无论是背书后的默写还是每次的单元测试,她都会去翻参考资料。我先是旁敲侧击,提醒同学们要诚信,检测和考试的意义在于让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所以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好心的提醒并不能唤起她诚信的良知。她依旧会在检测时翻书翻资料。实在看不下去,我就点他的名,效果依然没有。
今天做往年的其中真题,大家都在脑子里搜索,而她还是在资料中翻阅。好话已说尽,耐心已磨平,唯余不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