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263689/f2ae01b79df9db38.jpg)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女儿在家写了半天作业。晚上和爱人说话,谈及老家的一些往事。因我在家管母亲叫妈,爱人在娘家管母亲叫娘。我们一句又一句地说着话,咱妈咱娘地区别着,说起许多往事。女儿听不明白,不停地问:“娘是谁?妈是谁?"。我们告许她娘是姥姥妈是奶奶,可她还是不明白,为啥喊娘为啥喊妈,娘亲还是妈亲?
过去在我们农村,喊妈的极少,那是个文绉绉的书面语,只有家里有在外地工作的或者当教师的家庭,才有喊妈的。喊起来声音单纯,显得不够亲切。大家一般都喊娘,我的娘哎,我的亲娘哎,我的老娘哎。喊起来声音浑厚,感情丰富。一声呼唤,娘——就像是一口烈酒直达喉间,万般滋味一声入耳。喊者情浓,听着动容。
妈亲还是娘亲?一样亲。喊娘,就像河南话“中"一样,有很强的地域性。喊妈,就像普通话“行(xing)"一样,有广泛的认同性。不过也好,为了区别双方父母,我和爱人都已习惯地称我爸我妈为咱爸咱妈,称岳父岳母为咱爹咱娘。二十四年了,我们就这样区分,可孩子却不明白,不过,她慢慢听的多了,就明白了。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都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有的称丈夫为老公,有的称丈夫为当家的丶外头人。有的称爱人为老婆,有的称爱人为那口子丶那一半。称子女为丫头丶千金、公主、孬货、小帅哥、小将等等。不信你观察观察,肯定能发现其中的深意。
总之,喊娘还是喊妈,就像吃鸳鸯火锅一样,根据个人口味而定。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聚在一起,才是真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