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老不交友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06:51 被阅读0次

    老不交友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给各个年龄段打上醒目的标记,最有名的当属孔子所说:“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另外民间也有大量的俗语,比如:“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读书”以及“人过四十不学艺”的说法,它们看似有些矛盾,其实是与不同年代人们的寿数有关,但都是指年龄大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开始下降,所以很难再接受新鲜事物,但我还注意到另一种说法值得深思,就是“三十不学艺,四十不交友”,为何年纪大了就不能再结交朋友呢?

    交友的目的很多,主要是出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现实需求。每个人的能力有限,能把控的社会资源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不可能八面玲珑事事得心应手,而我们的生活需要却涉及众多行业,不得不与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打交道,无论是入托、上学,还是就业、升职,或是看病、落户,都要托人找关系,从而结识众多新朋友。求人难,难就难在没熟人,有时想花钱办事都找不到门路,因此保持一定数量的朋友便成为了生活的必需。

    交友还有另外一种目的,即是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钟子期与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故事历来被奉为千古佳话,然而能够邂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好友绝非易事,人们便常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慨,常有“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感伤,常有“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便成了奢求,“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也就化作萦绕在脑际的悲歌。

    不管是出于实用主义,还是发自心灵之约,交友的迫切性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经过仕途的坎坷,走过了名山大川,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心胸越来越宽广,尤其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的已早早仙逝,在医院见多了痛不欲生的表情,在八宝山看多了生离死别,人们对物质的奢求会变得淡漠,继而少了攀附他人的动力,不再千方百计去结识所谓的有用朋友。而内心的澄净也会令人少了寻觅知己的欲望,更多的是开始反观自己的自省,挖掘自身对天地万物的感应,在空明中探求一份安宁。

    地球是圆的,我们的人生似乎也在画圆,从呱呱落地后好奇地问“十万个为什么”,到精力十足地勇闯天涯,时时处处要博取别人的认可,后来慢慢认识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最后意欲回到原生态的处子之心,终点又趋向起点,但分明不是同一坐标,因为儿时的天真与老时的透彻不在一个层级上,这是历经沧桑后的幡然醒悟,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大彻大悟,亦是“不学艺”“不交友”的根基所在。岁月给予的最大财富也许就是让我们明白了:走过的是比路还多的桥,领悟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骄傲。

          2020.8.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岩磊/老不交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al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