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每天0点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开始了投资工作,而且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都是等额的,共计1440,相当公平。而伴随着投资方式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累积成了现在的自己,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那么这个人人都有的资本是什么呢?
没错,如果你对1440这个数字敏感的话,已经知道了我说得那个,绝对公平的原始“资本”,就是时间。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从每天的0点开始,我们都拥有1440分钟,那究竟如何将这1440分钟用得值当,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我看来,或许除了时间管理之外(比如“重要紧急”的四象限原则、番茄工作法等),就是掌握如何“深度工作”了吧,将可用时间最大化利用,唯有这种投资才可以收获可观的回报。
当这本名为《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的书,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封皮上那四个醒目的大字“深度工作”,便吸引着我开启了这场阅读之旅,势必酣畅淋漓。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他还是一位人气博主,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作者还著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等畅销作品。
本书在前言中,介绍了在远近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们是都具有“深度工作”习惯的人,比如: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他通过“塔楼”生活,完成深度工作;
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拒绝使用电脑,所有写作都不受电子设备的干扰;
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也拒绝使用电脑,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工作,当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记者竟然都找不到他;
JK·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
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只读书,思考大局。
……
那这些重要人物的习惯“深度工作”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深度工作(Deep Work)定义: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而相对深度工作而言,因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的状态叫做“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定义: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在网络工具的时代,只是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像人工网络路由器一样不断地收发电子邮件,不断被小事扰乱心神——替代了深度工作。
概念性的理论理解起来相对晦涩,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故事,更加深入理解何为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吧。
该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杰森·本从金融咨询工作转到软件编程的故事,从年收入4万美元跳到了10万美元,而且随着他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个数字还可以持续增长。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在大家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价值,该故事中的主人公杰森·本也是如此。当他开始在进行一份金融咨询工作后不久,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发现自己工作的绝大部分职责都可以靠一份Excel脚本自动“拼凑到一起”。而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发现原本需要花费6个小时要完成的报告表格填写,在自学了相关文章后,现在只需通过Excel中有一项叫做宏的功能,不到半小时即可解决。
但和很多与他相似的人一样,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雄心勃勃,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如果自己主要的职业技能可以通过一个Excel宏解决,那么这些雄心壮志终会遭遇挫败。因此他决定,需要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经过一番研究,本得到一个结论:他向家人宣称,他将辞去人工电子数据表制作员的工作,成为一名程序员。然而,此类宏大的计划背后往往有一点漏洞:杰森·本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代码。
作者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他可以确认显而易见的一点:计算机编程很难。大多数开发人员要经过4年的大学教育才能了解这个行业,开始第一份工作。而即便如此,想要得到最好的位置仍然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杰森·本没有这样的时间,但现实是,他需要快速地学会这项很难的技能。
学习电脑编程这类非常复杂的知识,需要持续地专注于高认知度的任务,换言之,这项任务是一种深度工作。
“我总是不停地上网,查看电邮;我根本停不下来,好似一种强迫症。”本讲述辞去金融工作之前那一段时间里自己的状态。在辞职的时候,本已经很了解自己很难做到深度工作,因此当他决定学习编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同时还要教会自己的大脑如何深入下去。
那么最终本到底如何克服困难,做到深度工作的呢?
其实他的方法很极端,却很有效,并且他在自我反思后做出了改变:
“我把自己锁到一间没有电脑的房间里:只有课本、笔记本和荧光笔。”他会在电脑编程课本上做标记,将学到的关键点记录到笔记卡片上,然后大声读出来练习。
最初远离电子设备的日子很难熬,但本强迫自己坚持下去:他必须学会这些材料,要确保屋子里没有使他分心的东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保持专注的能力逐渐增强,到后来经常能够每天在那个房间里与外界隔绝5个小时甚至更久,不分心地专注学习这些艰涩的新技能。
“到最后我读了18本相关的书。”本回忆道。
2个月的封闭学习后,本参加了难度很高的开发人员训练营:一周100小时的网络应用程序短训班。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新打磨的深度工作能力,本表现得极为出色,他不仅毕业了,而且还是班上成绩顶尖的学生;而与本一同参加这个短训班项目的学生中只有一半按时毕业。对于那些没毕业的学生而言,本总结道:“有些人没有做好准备,他们不能做到专注,他们不能迅速学习。”
深度工作有了成效。本很快就在旧金山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找到了一份开发员的工作,这家公司拿到了2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一年半之前,本辞去金融咨询工作时,他一年收入为4万美元,而电脑程序员的新工作则可以拿到10万美元,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个数字还可以持续增长,在硅谷市场上几乎没有上限。
当作者和本最后一次交谈时,他已经在新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了。他在办公室对面的街上找到一套公寓,这样早晨就能在其他人到来之前很早来到办公室,毫无干扰地工作,有时下午或许还能有三四个小时。他做到了真正的“专注”:没有电子邮件,没有黑客新闻,只做编程。对于一个承认在过去工作中,有时用98%的时间都用来上网的人来说,杰森·本的转变着实令人震惊。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由此我们看到,杰森·本的故事突出了一点关键的经验:深度工作并非某种矫揉造作的怀旧情绪,也不是作家和20世纪早期哲学家独有的,而是在当今社会也很有价值的一种技能。
它之所以有价值,是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种原因与学习相关,我们生活在信息经济时代,依赖于迅速更新的复杂体系,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这项任务要求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养这种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
第二种原因是数字网络革命的影响力是双向的。一方面,如果你能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它的受众(比如雇主或用户)就可能是无限的,从而极大提升你所获的奖励。另一方面,如果产出的东西中规中矩,你就会陷入困难,因为你的受众很容易在网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无论如何,你想要成功,你就必须产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产品,而这项任务需要深度。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深度工作的必要性正在不断增长,这种趋势是新近出现的。而且深度工作并非一种无用的传统技能,而是任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无法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人,将被这个时代生吞活剥——立足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这项技能,或许应该用商业作家埃里克·巴克的说法,将其称作“21世纪的超级力量”。
基于本书在开端所探究过的两条思路:一种是深度工作的日益稀少,另一种是其日益提升的价值,可以将二者结合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为本书后续的一切内容提供了基础:,这种理念被称作深度工作假设。
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紧接着作者点出了阅读本书的2个目标:
第一个是旨在让读者相信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
第二个是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我们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我们职业生活的核心。
作者为了说明深度工作的价值,在前言部分,除了分享杰森·本的故事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将自己用过去10年的时间培养了他自己专注于难题的能力做了简单介绍。
在他当学生的那几年里,周围一直弥漫着极度专注的氛围,毫不奇怪,他也很快培养出这种深度专注的能力。作者从来没有脸谱网或推特账户,除了博客之外未曾用过任何其他的社交媒体。他不上网,新闻多从送到家里的《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获取。另外想要找到作者也很难如愿:他的作者网站里没有提供私人电子邮箱地址,而且直到2012他才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因为怀孕妻子的最后通牒,孩子出生前一定要买一部可以用的手机)。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作者对深度工作的执着也得到了回报。大学毕业之后的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4本书,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发表同行评审学术文章的频率也很高,还受聘于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成为终身教授。虽然有这么多的成就,但他在工作日很少会工作到下午五六点钟。
他之所以能将工作压缩到如此短的时间内,是因为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竭力精简生活中浮浅的内容,同时确保充分利用由此节省的时间。
他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精心挑选的深度工作展开,确实无法避免的浮浅活动则拆分成小块,在日程的间隙完成。每天三四个小时,每周五天没有任何打扰、精心安排的专注工作,带来了很多极有价值的产出。
同样,作者对深度工作的投入在职业之外也带来了益处,他虽然是2个孩子的父亲,很忙碌,在阅读数量惊人的书籍外,还能够在晚上与妻子和2个儿子相伴。
深度工作的习惯帮助作者远离生活中的干扰,也缓和了似乎在日益侵蚀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张心智能量。
对深度工作假设的接纳帮作者取得了成功,但他坚信他自己还没有充分开发全部的潜能。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前言部分分享至此,前言部分的分享告一段落,最后我们来做个小结:
前言部分为我们讲述了深度工作的概念;并且给我们罗列了在远近历史中,具有深度工作习惯的重要人物的生活;并通过杰森·本和作者本人的详细例子,阐述了深度工作确实是有价值的;最后,作者阐明了阅读本书的目标:
第一个是旨在让读者相信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
第二个是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我们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我们职业生活的核心。
下次我将会和大家分享本书中第一部分,关于“理论”的阅读,共包含了3个章节,分别是:
第1章: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第2章: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第3章: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期待我们下次的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