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微设计
【微设计内容】
限时4分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并据此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分析说明顺序。
(1)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两座桥梁?分别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3)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示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06345/08869ee947b1d084.png)
【微设计说明】
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预习部分也提到: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因此,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的一个语文能力教学点就是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首先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确定说明的重点。本文先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但是文章重点在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因此选择两座具有代表性的桥:赵州桥和卢沟桥。在介绍具体桥梁时,作者善于抓住它们各自结构设计上的特点,又能突出这两座桥所体现的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这样使个体的说明不流于琐细,又使共性的说明不显得空洞。
从整体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优点(概括),然后再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从一般到特殊,有利于层层逼近,凸显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能将这些独特之处置于世界石拱桥的整体视野中,先概括后具体,有利于读者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对说明顺序的梳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