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道学•国学•养生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贵身者,得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贵身者,得长久

作者: 李姐有解药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21:18 被阅读218次

    原文

    四十四章

    名[1]与身[2]孰亲?身与货孰多[3]?得[4]与亡[5]孰病[6]?

    甚爱必大费[7];多藏必厚亡[8]。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1.名:名声、荣誉。

    2.身:身体、生命。

    3.多:有价值的意思。

    4.得:得到名利。

    5.失:失去生命。

    6.病:有害。

    7.甚爱必大费:过于爱名就必然有更大的耗费。

    8.多藏必厚亡:丰厚的储藏必然招致惨重的损失。

    今译: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与我们关系更紧密?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有价值?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比起来,哪一样更值得重视?

    过分贪图名利就必定有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然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懂得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屈辱,不遭危险,才能保住长久的平安。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老子的思想是完整的体系,各章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保持真朴,淡定从容,一直是老子倡导的姿态,这样的姿态,也是确保可持续和人生平衡的正确姿势。借着本章的智慧,我们一起来思索,在道的指引下,生命应该如何去“为”?通俗而言,我们需要探讨:生命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是过把瘾就死,还是宁静中享受生命的馈赠?

    老子在本章开篇就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却很少去思考,去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名利和身体比起来,哪个更宝贵?物资财富和身体健康比起来,透支哪个更无可挽回?

    第十三章老子曾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说能以珍视和爱惜身体的态度去治理天下,这个天下可以放心的托付给这样的人去治理。这里的“贵”,并不是厚养,而是对身体的重视和保护,从中也说明,在老子看来,身体之于人,就是最真朴的东西,是我们身而为人的基石和载体。重视了身体,有了健康,其它一切才有得谈,若是身体垮掉,你财富再多也享受不了,你名气再大也是外在的虚名,带不来真切的幸福感。

    但是,大多数人对陪伴我们的这个身体,是不会“贵”的。我们没时间聆听身体的声音、与她连接和互动,我们没有觉得身体是个多么大的奇迹,所以没有想过去珍视她、疼惜她、爱护她。

    还有那么多事要做,还有那么多目标要完成,还有那么多理想要追逐,还有那么多金钱要获取......我很忙的,怎么顾得上这个身体啊?

    对于这个身体,我们不仅不“贵”,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漠视。仿佛这个身体就这么理所当然的存在那里,为我们所用,有什么必要还要去关照她?通常我们要等到头痛了才会发现原来我有个头存在,脚痛的时候才感慨步履如飞其实是多么大的奇迹,某个身体器官不好使了才会懊悔曾经过度折磨过它。而在此之前,它们默默配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时,我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会对它们说。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作者是因肺癌而英年早逝的美国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对生命的渴求,对未来的向往,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在书中用极其优美的文字通过真实的日常事件真诚表达出来,让你的心有一根弦被拨动,让你对生命,有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是保罗在罹患癌症后,写下的回忆录,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反思生命的意义,抵抗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这本生命之书。保罗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并且以他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精神在当地的脑外科领域成为了学术领军人物。本来一切都那么顺利,前途一片大好。但保罗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工作中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忙得常常忘记了自己。身体一直在给他发出信号,但他视而不见、不以为然,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在癌症导致他背痛难以忍受时,他也没想过去检查一下身体,他都没想过自己会得癌症!直到有一天他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才发现已经是肺癌晚期了。虽然过程中保罗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但最终未能挽救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

    为保罗生命的消逝感叹痛惜的同时,我们能更加理解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所以,别等到失去时才想要珍惜,太晚了,太不及了。

    写《最好的告别》一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这样评价这本书:

    这本书令人心碎,亦极致美好。

    英年早逝的卡拉尼仁的这部回忆录告诉我们,关于如何“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甚爱必大费”,热衷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过度投入,倾注太多注意力和心血,对人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消耗,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可能失去平衡而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多藏必厚亡”,无度的追求物质, 会让我们掉进黑洞,永远无法满足,整天想着怎么得到更多,生命的宽度越来越窄,生命的厚度越来越浅,到手的物质财富一旦失去,人会痛不欲生,整个人生便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和支撑。

    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财富自由,各种“等我有了钱,我要如何如何”的段子流传甚广,被人津津乐道,仿佛钱就是我们的救世主。其实我们不明白,当我们修为不够,再多的财富也不能让人自由,我们无法驾驭它,而整个注意力被它控制。人成了金钱的奴隶而不自知,活得多没有质量!

    试想一下,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

    我们只是受不了比别人少,我们的不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匮乏而不是真正物质方面的短缺。看看家中屯了多少可能几年也用不上的东西吧?看看冰箱里有多少过期食品?看看衣柜中有多少衣服买回来一次也没穿?看看储物柜里堆了多少日用品?看看有多少时间没有好好的和自己呆在一起了?

    生命是一个奇迹,身体则是这个伟大奇迹的展现方式。当我们要抬腿走路的时候,你知道要多少块肌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吗?54块!这54块肌肉在大脑的控制下协调一致,我们才能跨出一小步。要模拟出能像人一样走路的仿真机器人,需要极其复杂的算法,迄今为止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量产这样的机器人。

    我们身负奇迹而行,却总在自身之外寻找奇迹。

    老子对众生有悲悯之心,不仅引导你思考,警示你危害,也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

    “知足”、“知止”,是老子给出的人生长久的法宝。老子并不是虚无主义者,他没有强硬要求人无欲无求,而是告诉人们,凡事有度,只要在边界之内,我们就是安全的,可持续的。

    而这个度应该怎么来把握呢?老子在第三十七章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万物将自正“,也就是说,当万物生机勃勃之时,欲望产生是一件正常的事,当贪欲萌作时,对治的法门就是真朴,保持本真和质朴,欲望会得到遏制,人心就会从浮躁中安静下来,归于正常的轨道。

    所以这颗心,一直是需要做功课的,而做功课的第一步,便是爱惜身体。古人说修身养性,修身在前,修身的过程便可养性。

    前段时期李姐也是被各种选择所困扰,百般纠结,好在每天坚持的正念练习和老子的智慧一直陪伴着我,帮助我走出自我设置的困境。在正念的静坐和身体扫描练习中我聆听身体,感知身体的感觉,心逐渐沉稳下来。练习结束,诵读几章《道德经》,整个人就稳了下来,也明白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在情绪的低谷,如果有勇气拿起《道德经》来诵读,你又将与无上的智慧连接,回到力量的源头。虽然生活时时因为外在发生的事情而被扰动,难以保持平静,但老子会带给我们智慧指引,让我们找回自身的力量,外在的波澜很快会过去,内心的宁静会让你感觉无比的笃定和踏实。

    《老子》这剂药,真是不能停。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老子注译与评介》(陈鼓应著) 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贵身者,得长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yl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