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历史有意思读书
西周与殷商终极之战前的恩恩怨怨

西周与殷商终极之战前的恩恩怨怨

作者: 慕容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23:39 被阅读9次

    我们前面提到过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在接过政权后,大力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不但改变了一直以来被戎狄侵扰勒索的局面,而且还密切关注周边各部落的动向,开始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帮助其他部落平息内乱。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在各诸侯部落之中的声望,还得到了不少好处,最主要的是可以趁机不断向外扩张,扩大自己的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就像当年殷商的祖先商汤一样。

    几年后,西戎的一个分支义渠部落内乱,给了季历一个扬名天下,报仇雪恨的机会。报什么仇呢,当然是报以前被逼迁移,侵扰勒索的仇,还可以可趁机加强实力。于是,季历当机立断,果断出兵讨伐义渠,结果大获全胜,义渠的酋长都成了阶下囚。此战最后的影响和成果是巨大的,不但报了昔日之仇,而且使自己的部落岐周在诸侯部落中的声望大大提高,还引起了当时殷商的帝王武乙的关注。

    此后,季历像是受到了大家的鼓励,不断地对外征伐,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别说戎狄会侵扰他们,他们不侵略别人就不错了。不过,有道是胜极必衰,此时商帝王武乙被雷劈死了(是真的被雷劈死了),他的儿子太丁继位。太丁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岐周的崛起,并且慢慢威胁到了商帝国,因为很多诸侯部落都归附了岐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季历呢,还在不断地征伐,不断地打胜仗。于是,太丁也果断出手了,置季历于死地。至于季历是怎么死于太丁之手,史书上也没写太明白。

    季历死后,儿子姬昌成为岐周部落的首领。姬昌要为父报仇,准备了差不多两年,对殷商发起了进攻,最后的结果史书上也没写。但结合后面两方的情况,他们应该是达成了和解,岐周重新归附了殷商。什么情况呢,首先,殷商虽然衰败,但毕竟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岐周虽然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很强了,但是此时还是很难与殷商全面抗衡,最起码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的。其次,岐周发生了大地震,几乎使整个岐周毁灭,姬昌需要时间来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发展。殷商那边呢,此时正好面临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无法进行两线作战,因此也需要时间。

    经历过这些之后,姬昌发现自身还不够强大,无法与殷商抗衡,只能继续慢慢修炼等待时机。殷商那边呢,太丁在杀了季历没多久就死了,实际上这次迎战的是他的儿子帝乙,帝乙觉得这商帝国是一代不如一代,自己居然还被岐周围攻,很丢人啊!自己能力有限,不能重现当年先祖商汤、武丁的辉煌,所以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了。

    姬昌现在是内外兼修,不但注重整体实力的提升,而且还注重在国人面前和诸侯部落之间声誉的提升。不过,这种笼络人心的事可不能大张旗鼓太招摇,以免引起商纣王的猜忌。所以《史记》里说西伯侯姬昌是“西伯阴行善”,行善还得偷偷摸摸的,这也难为姬昌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姬昌现在在大家的眼里,完全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投奔他的人和部落是越来越多,这势头是快要盖过纣王了。纣王也不像后世说的那么昏庸,他也看出来岐周的威胁在接近,但是使用武力那是像崇侯虎那样的粗人的做法,何况以现在双方的实力来看,一时半会儿谁也奈何不了谁。聪明人得用聪明的办法,于是,纣王提拔姬昌为三公,使其到京城任职,达到了调虎离山的目的。

    到了京城后,姬昌一直谨言慎行,低调行事,就害怕一不小心被人抓了把柄,然后纣王借题发飙。所以,就是三公中的其他两位九侯和鄂侯因劝诫纣王被杀,姬昌也不敢出头替他们说话,害怕惹祸上身。谁知千小心,万小心,自己在自己房间里叹息了几声,也被崇侯虎听到,大做文章,向纣王告密。西伯侯姬昌呢,就因为叹息了几声就被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七年。

    最后还是姬昌的手下不停的贿赂纣王,送美女,送宝马,送珠宝,才放了姬昌。姬昌回到岐周后觉得这纣王太可怕了,不但残暴昏庸,还喜怒无常,自己一不留神就会送命,岐周的百姓也会跟着遭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还可以报杀父之仇,一举两得,于是就开始积极准备伐纣灭商之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周与殷商终极之战前的恩恩怨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ab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