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00天絮语

作者: 书山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2:13 被阅读73次

    文/书山花开

    看简书,今天的日更是第二百天了。想写写“日更坚持到200天”这样的题目。日更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记录自己的阅读、思考和想象,让心灵不仅贴近坚实的大地,而随时翱翔天际拥有那飞翔的感觉。自正常码字以来,买书和看书,基本能够恢复到来本校前原在乡下学校时的状态,也就是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终于向时间借得了可贵的自由,有机会做一个真正的书生。坐拥书籍之中,随性随意阅读,不计较功利,不操心得失,喜欢就是一切,愉悦便是本身。码字也是如此,不想去适应什么规矩,按照什么规则,写遵命的文章,喜欢就多写几句,不喜欢就单是抄录所阅读的内容,权当作在他人的书籍里跑马后剩下的印象,留下的痕迹。“创作你的创作”,假如说“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和想象的混合,那么属于“你的”就是应该找到固有的标有自我徽章的存在方式和表达形式。

    梳理这半年所码字的内容,感觉有这么几个重点:

    (1)集中阅读某个作家作品后留下的痕迹。事实上,回顾一下,能够想得起来的,他们的作品读得最多的,当属东野圭吾、阎连科、张炜和莫言,他们的书在我书房里的就分别有70本、27本、36本和15本。算是搜罗得比较多,阅读得也算不少了。

    (2)改写《全唐五代小说》里的故事。那些小说很有神话色彩,人变成虎的,或者鬼化成人的,看上去奇奇怪怪的,以前读这些文章嗤之以鼻,以为打死我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现在改写时就当成是实在的事情,那连接点就是人性,人的欲望和人的性格等,基于此,无论怎样的想象,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像《余媚娘叙录》里的余媚娘,对待威胁或可能替代她位置的柳舜英,很用心机,先是笼络,迷惑,然后找机会将其杀死,肢解分尸,有着《延禧攻略》里人物的阴险和狠毒。故事看上去很变态,其实反映了一妻多妾制度下爱不均匀与爱不常在普遍情况里的深长焦虑和本能性歇斯底里式的过当防卫,同时也展现了人性恶的一面。

    (3)模仿《唐诗素描》,对唐诗的改写。这里写得最多的是杜甫的诗。一直喜爱杜甫的诗歌,这些年买到的书有杜甫研究集大成者煌煌12卷的《杜甫全集校注》、16开本厚近千页的《杜甫大辞典》、陈贻焮三大册的《杜甫评传》,还有韩成武的《杜甫诗全译》、金圣叹的《杜诗解》、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等。改写的前提是阅读,是对诗歌的深入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意呈现诗境,首先要融入其中,像作者那样思考那样想象。这就是所谓的写作倒逼阅读。因为对着和现代距离遥远的古代作家作品,没有下过这样的阅读兼钻研功夫,改写是不可想象的。

    (4)对学生必读名著如《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等的读解。这和实践紧密联系,是教学活动的副产品。阅读后所作的思维导图和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是阅读活动推进的基础,也是活动过程后的一次小结和深入。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因为和现实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有动力,也更有意义。尽管可能很浅显,可毕竟不是一个人的向壁虚构,不是孤芳自赏的文字游戏,也不是带着功利性的奉命文字。

    (5)也是某个想法的一些尝试,就是将所购买的书,作一些记录,留一点印痕。翻博尔赫斯集,就有属于私人的书的推荐,如《私人藏书:序言集》,那些文字仅仅是对书的简单的评价,是阅读后留下的一些感受和印象。但有的话,一看就像格言,如评卡夫卡《美国》《短篇小说集》,说:“卡夫卡的命运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处境和挣扎化为寓言。他用清澈的风格来写污浊的梦魇。”“卡夫卡是我们这个灾难频仍的奇怪的世界里伟大的经典作家。”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说:“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常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成年后的我们总是寻找并发现平和的作家。”

    自然,评价这半年所码的文字,觉得写得很粗疏。原因大约有:

    (1)时间紧,码字是从阅读里借贷来的,而阅读的时间也是从业余零碎时间的缝隙里节省来的。尤其是下班回家,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稍一拖拉就八九点左右,再坐到电脑前要立马写出什么内容,本身就很困难,何况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而在这一两个小时里,写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后要再耐下心来,揣摩段落,斟酌词句,悉心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够从头看一次,检查一下明显的错别字,已经算是花很大的克己功夫了。

    (2)认识上的问题。码字对我而言,就是因为喜欢,喜欢是源于任性,随兴。倘若每写一段要反复修改,甚至再三重写,这样的苦差事是一天也受不了的,那样的写作肯定是难以长久的。所以,如果允许有这样一块乐园,就像以前的自留地那样,在工作之余,种些自己喜欢的蔬菜,那样的生活是值得期待的。以前写博客也好,现在写简书也罢,如果要算乐园,要能长久,就不该走向功利,也不该有诸多的约束和规矩。不能要求自己出精品,只能要求自己有读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读写,坚持用自己的笔写心里的话。

    (3)没有明确而专一的目标。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擅长写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所以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假如找到一个好的专题和方向,并且允许我有三五年去努力,那情况或许就不同了。就像张炜写《你在高原》,有了总体设想后,就用二十年时间准备,十本书,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本本写的,总在调整和变化中,根据其资料的积累、实地的调研和相关知识的恶补,写作在不断推进,像一个大工程一般,长年累月,旷日持久,最后终于顺利竣工。我现在的状况是,我已经出发很久了,一直在路上,可是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甚至也不清楚我为什么出发。

    我最初的打算是,日更需要写一年,与码字相联系的是阅读,细读部分的现当代作家作品,浏览国外的部分著名小说,这样,坚持365天,就像是一个运动员练基本功,有了这些历练之后,才算有了些底子。同时,也寻找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项目,或者算是工程,才可以做到聚焦,专心去写,届时,很明确的是停止日更,去写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算是自己对整个读写人生,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而今,日更200天,已过这期限的一半,我不知道是庆幸获得如此难得的时光,还是遗憾至今没有目标或者踌躇于前途漫漫,但不管怎样,到了这一天并不容易,在今天自嗨一下也无妨,难得的是“行者休于树”,接着就继续前行,“负者歌于途”吧。

    日更第160天絮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落花忆雨:随性随意阅读,随性随意写作,不计功利,不计得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

      本文标题:日更第200天絮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e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