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春秋之烈(江前进)

春秋之烈(江前进)

作者: 那只鞋子呢 | 来源:发表于2022-07-03 21:46 被阅读0次

      孔子编定《春秋》,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来的褒善贬恶的政治理性,成为了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希望借此提供“历史经验”,警戒后人,让乱臣贼子惧。

    《春秋》成之前之后之左右,儒家一力推崇及倡导的皆是礼义伦理、善举仁心、俠义道行,教化众生“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评论道:“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故,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气冲斗牛道:天地有正⽓……时穷节乃见,⼀⼀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为张睢阳齿,为颜常⼭⾆。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死安⾜论。”

      文天祥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继“在汉苏武节”后,活成了自己《正气歌》中敬仰的样子,“在宋天祥心”。

      而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成功后,逼迫一代大儒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希借其天下士子领袖的名望,为自己“清君侧”的所谓师出有名背书。方孝孺接过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字,这无疑彻底激怒了朱棣。朱棣恨声问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慷慨激昂的回答:别说诛九族,就是诛十族我也不会为你效力!

      就这样,在称帝的第八天,朱棣特意在南京的聚宝门设刑台,将方孝孺的门生以及故友划为第十族,加上其余九族(从当事人起,往上数四代而至高祖,往下数四代而至玄孙,这八代人,如此再加上自身这一代,正好是九族)共计873人,进行诛杀。同时,车裂方孝孺于街市。呜呼,方孝孺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惨烈如此,惊天动地泣鬼神!

      方孝孺一介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过“天下读书种子”而已,却义无反顾地为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倡导的“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春秋大义殉道。

      后人因此盛誉道:“明代学问文章远逊唐宋,惟气节独高千古。其倡之者,方正学(“正学”是方孝孺的书斋名,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也。……宋儒道学,至元末而已衰,得方正学以气节振之,一代忠臣烈士,接踵而出。论明儒者,当以方正学为第一。《明儒学案·师说》始于方正学,得之矣。”

      君不见,中国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虽无血缘传承,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春秋理念,却在一个又一个伟大而骄傲的灵魂间赓续接力,至死不渝,支撑起泱泱我中华的精气神直到现在/永远。

        春秋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021年7月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之烈(江前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er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