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一早上班,在走廊上遇到老板,老板看到他还挺开心,问他:最近工作怎么样呀?
简明一下子莫名紧张起来,完全回答不上来,就憋出来一句“还行”
老板本来还想再多问一句,看到他那么局促,索性就算了,点点头就过去了。
这下,简明却更加紧张了,老板这个点头是啥意思呀?是不是我回答的不好,完了完了,老板肯定对我有意见了。
小曼和简明不一样,同事们都觉得她伶牙俐齿,平时和人斗嘴或者拌嘴,可是从来没有输过。因为她的机灵,岗位也一直在升。
这次,小曼破格有机会参加经理部门的会议,老板问她:“可以说说在工作中最近遇到的挑战和难题。”小曼开始诉说自己工作中的感悟,她多聪明啊,当然只说好的,不说糟糕的,讲了十分钟,老板没有耐心了:“好了,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吧。”
小曼心里也慌了,这是啥意思呀?不是让我说嘛,我说了,怎么又打断我呢?
职场中,这样的简明和小曼,是不是特别多?要么,不会表达,啥都说不了,很容易被人忽略;要么,太会表达,啥都想说,最终太罗嗦导致大家都听不下去了。
那在职场中应该如何表达,我们才可以屹立不倒,并且还有机会升职加薪呢?
首先,懂得“换位思考”,常常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老板问:“最近工作怎么样?”
因为,场景是走廊,老板不是为了真的来了解详情,只是为了避免尴尬,关心一下我们,不需要太冗长的回答,就汇报一个大概,征得老板同意之后,再看是否要展开。
简明可以回答:“整体都挺好的,我最近在忙一个XX项目,现在进行到中间层次,预计可以在“死线”前完成,老板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细节,我也可以向您汇报一下。”
听老板怎么说,再进行下一步表达和描述。
那小曼的情况,可以这样思考,这个会议破格让下属参加,肯定是老板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和想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表达自己。当然,也不适宜太激进,以免让自己的领导丢了面子。
可以这样回答:“我们现在的工作整体情况顺利,在**的领导下,我们部门士气昂扬,如果老板一定要了解一下难处的话,我觉得或许就是在攻克某一类客户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
思考好不同的场景,老板需要听到什么,再讲话,会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随时需要思考,是工作的本分。没有领导的思维方式,也坐不上领导的位置,常想想,如果我是领导,我会怎么思考,一定会让你在职场上有显耀的进步。
其次,掌握“总--分--总”结构表达方式,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性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可谓是职场上的圣经,但是,要去啃一本老外的书,还是会有难度。各类方法里,我们觉得最好用,以及最方便用的,其实就是小学生作文里学到的“总-分-总”结构,用这个方法,肯定不会错,而且会让你的表达听起来很有逻辑性。
再拿简明的情况来作为案例,如果老板想要继续听他汇报项目的进展和情况。
他可以尝试这么回答:
总:整体的项目,进程非常顺利,也在我们的预期之内
分:首先,从我们部门来说,我们做到了。。。
其次,从财务部门来说,他们协助我们做到了。。。。
最后,从营销部门来说,他们也已经提前准备了。。。。
总: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个项目,可以在“死线”前完成。
在分支结构里,简明可以用不同的部门作为维度来划分,我们还可以用常用的时间维度来划分,早期,我们。。。中期,我们。。。现在,我们。。。未来,我们预计。。。也是一个很好的分支结构。
可能,你在即兴表达的时候,分支结构不那么有逻辑性,甚至前后可能有重复,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用了,第一,第二,第三,或者 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话语,听众都会觉得,嗯,不错,挺有逻辑性。没有人会专门去挑一些刺,因为都是即兴的,所以,你就说说,我就听听,对于某些重要的场合,需要一些提前的准备,那么听众的要求就会高很多。
最后,一定要听听领导的意见和想法
很多人在表达完之后,完全沉浸在自己刚才发挥的好不好的情绪当中,却不去倾听领导的想法,这一点也是犯了大忌。因为,有可能这个时候,领导一个兴起,会给你安排一个重要的任务,或者重要的分享,如果,你这个时候,没有和领导去做全盘的确认,那有可能在需要你提前做准备的这一场战役中,你又输了。
所以,在每次表达完之后,可以问问领导:“刚才我说的内容,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或者“领导,您有什么其他需要我这里注意的吗”
当你一旦发问了,你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领导的表达上面了,如果你没有听明白,也可以和领导确认一下,“您看,我这么理解正确吗?”
有一个很好的开头,中间的表达又听上去很有逻辑性,最后结尾又很尊重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你看,你在职场不高升都难啊!~
职场表达,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但是,一定要多练习,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从知道到做到”!加油吧,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