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吉
Peace in Sunshine偏远小镇医院,一名孕妇,生孩子,大出血,流了二分之一,竟母子平安。
按常理,普通男士流失三分之一的血,很难救活。但相同情况发生在母亲身上,出现了奇迹。
这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描述的故事。这一小节,原文描写细致,惊心动魄。
“钝感力”一词,为作者的发明,可直译“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伤痛,坚定朝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故事足见,爱的伟大,母爱的力量,创造了生命奇迹。
渡边淳一认为:母爱集钝感力之大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让母亲觉得可爱,亦可原谅。
作者还讲了另一个故事,他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任整形外科医生,遇到了一位喜爱斥责下属的主任教授,科室无一人幸免。有医生和护士听到斥责,出现了沮丧、委屈、担心等负面情绪。
主任教授的第一助手s医生,对于斥责的表现,引起了作者渡边的关注。虽然被训斥最多,除了不断回答“是,是”,手中之事,未受影响。
下了手术,吃饭、泡吧、聊天,最快速将这些斥责全部释然,感觉就像没发生一样。后来s医生成了这家医院的院长,现在是名誉董事,已经是75岁高龄,依然精神饱满。
经过观察,作者发现s医生对于别人的斥责不敏感,反而保持了对当下事情的专注和自我感受的觉察。
这种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
其实,对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能顺畅流淌。因此,保持一种相对放松状态,很有必要。
大家知道,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控制,二者作用相反。
交感神经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加剧,会使血管变窄,血压升高。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可以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放松情绪。
一般而言,精神紧张、不安、焦躁、恐惧、担心以及愤怒、憎恨,或处于寒冷环境,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
当我们高兴、舒服、放松,或处于温暖环境,交感神经会处于平和、松弛状态,能使血管舒张。
有钝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经,不会时常陷入异常的刺激当中。所以,血管能够持续保持舒张状态。
刚刚,和大家一起聊了书中两个关于钝感力的故事,那大家不免提出疑问,如何才能有钝感力呢?
渡边淳一给出了“钝感力的五项铁律”,我将其总结为八个字:
1、忘记: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直面: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3、感恩: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4、淡定:好事坏事淡定从容;
5、精进:认定目标永不言败。
纵然每个道理,司空见惯,当我们真的做到以上五条,就会发现自己,从混沌情绪解脱,从他人眼光抽离。
唯有此时,我们才能直面己心,真正做到为己而活,活出自我。
Enthusiastic invitation in the morn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