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理书柜,翻出一本旧书:《告诉孩子,你真棒!》。看着书名突然让我想起一位妈妈问我的问题:
“总批评孩子,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可是总表扬孩子,又容易让孩子骄傲,这两者之间的度,究竟应该怎么把握呢?”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这个困惑,但其实,无论回答批评还是表扬,或是批评表扬的平衡点,都太过浅显了,今天我要从更深的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还拿《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作引。相信你不用看内容,仅从书名就能猜出这本书的主旨,而且大概也会觉得没什么看头,不就是提倡多表扬孩子么!怎么说呢,如果你不研究家庭教育,又或初为父母,那你一定不知道这本书在刚问世的时候有多火。
其实想想也知道,中国自古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在三纲五常的伦理要求下,作为孩子,想得到父亲的一句夸奖,那比得到批评与惩罚要困难太多。一代又一代,我们的祖辈都是这样长大成人的,我们的爷爷这样教育我们的爸爸,我们的爸爸自然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下,赞赏教育的提出,就像温暖的太阳,抚慰了成长时一路受挫的家长,也为他们使劲表扬孩子,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过很快,肆无忌惮表扬孩子的不良后果就显露出来了,于是紧跟着教育专家各抒己见的是,父母们又迷惑了。
该表扬?还是该批评?
我的回答是:都不要。因为无论奖惩,其深层的目的都是操控。
02
来看一下: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批评
你再这样我就揍你!——惩罚
你做的非常好!——表扬
你做了这个我就给你买玩具。——奖励
在日常交流中,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去修饰,都不能掩盖表扬与批评背后的用意:你要按着我的要求来。
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人生追求就是被评价操控着,不停向上。只要没有达到最高点,他就会不断的被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彷徨,会痛苦,甚至迷失自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的咨询生涯中,我遇见过不少在旁人看来有钱有势,理应比底层民众过的更幸福的人,但他们的内心依旧痛苦。
那不表扬也不批评,还怎么教育孩子?
方法很简单:感受。
03
以前我去山西著名景点王家大院游玩的时候,对参观小姐闺房的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位于二层的一个小房间,而且用于上下的楼梯十分狭窄。导游介绍,那个年代的小姐除了晨昏定省,轻易是不下楼来的,整天就待在闺房中。当我站在房间的窗前向外看时,只看得到四四方方的院子和交错的屋顶,那一刻,我只有一个感受,就是压抑。
从宋明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以来,“感受”已是难登大雅之堂。我做卡牌咨询时常会问来访者感受,但总有人拿着图卡翻来覆去说的都是描述与评价,完全没有感受。表扬与批评的教育方式只关注外在行为,不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同时教育者不谈自己的感受,孩子也很难学会表达,这会让孩子慢慢与真实的自我分离。但是只要自我存在,感受就会存在,所谓的没有感受,不过是将自我与感受隔离了而已。
自小受奖罚教育长大的我们,身处高低对错的纵深里,想在教育孩子时摆脱确实不易,因此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开始不断的评价、指导、操控,我们对孩子的爱已然附加了越来越多的条件。
曾有位每天陪孩子读书写作业的妈妈对我说:“如果非要我说与孩子相处时的感受,那多数时间大概都是愤怒。”但你可能不知道,即便是这种情境下,对孩子说出你愤怒的感受,也比直接评价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要好的多。
曾有位心理学大师说过:“纯粹的爱,就是因对方存在而喜悦的感觉。”我相信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都体会过这种感觉,那是怀孕与初生的时刻。那个时候,我们的喜悦,只因为知道他存在,看到他存在。
“勿忘初心”四个字总被提起,好好回忆一下那时你的感受吧!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评价,而且是带有操控目的的评价。只有感受,是不分对错与高下的。没有哪一种感受才是对的,也没有哪一种感受才是好的。感受,是每个人独特的内心体验,是你之所以为你的体现。也许不同,但是平等,正如人与人的关系一样。
人与人虽不同却平等。能这样看待与旁人关系的人,内心平和充盈,既不会因比别人优秀而志得意满,也不会因不如别人而自暴自弃,真正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而被这样的感受滋养长大的孩子,会心若天澄。
04
心理咨询师就是这样看待每一个来访者的。我的老师以前分享过他的一个个案:
一个女孩在咨询时问他:如果满分是100分,以你对我的了解,你会给我打多少分?
我的老师说,在那一刻他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个女孩自小被严格要求,在评价下长大的感受,饱含着深切的疼惜,他说:打100分。
结果那个女孩完全不相信,她说:哪怕你打95分我都相信,100分,怎么可能!
我的老师认真的对她说:我觉得,不管你给自己扣掉多少分,它们和其他所有的一切一起构成了现在的你,不能说多少分是好的部分,多少分是坏的部分,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完整的存在,是100分。
当年隔着时间与空间听课的我,都能听见那个女孩心底,花开的声音。
END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