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酒事
也说酒事
也说酒事
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裁体,其重要性有太多的阐述。在外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里,它也可大写特写。酒之于人类不可忽缺,古代如此,现在尤甚。
酒,对于不会喝或少喝者,体会不到它的神奇,没有感情。但对于会喝的人来说,它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自己也喝酒,所以对酒事关注得也较多,身边的酒事印象尤为深刻。
小时候,酒在农村人的家里就像饭菜一样普遍。家里有亲朋串门,如果没有酒招待,那会视为失礼,会被人拿来传唱的。因此,无论家里人会不会喝酒、酒量如何,酒就是一道菜。甚至,有时菜少点也不能缺酒。因此,打我记事起,我就会喝酒。
我们当时最普遍的是客家糯米酒——水酒,与广东的客家黄酒、湖北的醪糟酒一样。我们的水酒有好多品种:最差的是加了好多水,当解渴用;好一点的加水少点;最好的是三甲酒也称作酒娘。三甲酒加水少、炭烧甜味、口感好、后劲强。外地人刚开始喝时都说这也叫就酒,大口喝了之后,慢慢地酒的后劲才起来,喝多了一般不吐,就想睡,一觉醒来,啥事没发生。好酒!另外一种就是米酒:谷子蒸熟,加入酒种,蒸馏出酒。度数高低不一,最好的六十多度,最低的也有三十几度。家乡的米酒,只要是自家酿的,现在喝起来也很有味,还不容易醉。虽然成本二十几块钱,但是好过很多超过两百元的酒,至少它是真的大米酒。
记得小时候,每个村子总有几个“酒鬼”,没到赶集时,不喝个酩酊大醉不回家,再穷先整几口:半斤以上的酒,一叠花生米,好点的整个小菜,半天一天地喝。我村里有个人,每月总有一两次失踪,原来醉了掉到马路旁水沟睡着了,好几次要不发现及时都快淹死了。但是已经上瘾,控制不了,没钱就赊账。我们家五兄妹只有大姐不喝酒,父亲不喝。每次逢年过节,酒是个大开支,后来干脆就在年前酿多点酒。冬天水酒、米酒,夏天米酒。母亲娘家人没有一个不喝的,因此母亲的酒量也不错。经常去外婆、舅舅家走亲戚,我们兄妹的酒量也见长,我和我哥稍微量大点。
读高中后,我逐渐少喝酒,酒量下降,直到参加工作后,才慢慢地拾回我的“酒味”。母亲娘家人喝酒风气更浓,外婆因为过量饮酒半身不遂近十年,也受了苦,母亲为此后来很控制酒量。十几年前能和喝半斤以上,现在偶尔舔一下,已经没有酒瘾了。反倒我和我哥、我妹有点小酒瘾了,当然可控。近几年,听说我唯一的亲舅舅喝酒经常出状况。退休后,没啥事干,舅妈已去世,自己还单独带孙子。儿女多,经常给他带点烟酒,酒多了天天喝。他还经常用收到的好的烟酒去换更多的差一点的烟酒,每天房间烟雾缭绕,喝的晕晕乎乎,据说,每天只是半斤以上。舅舅现在八十一了,晚辈们为了让他身体好点,控制他的烟酒,舅舅天天为此骂人,有时还打人,后来只能依着他,有时偷偷拉走一点。希望舅舅能再活个十几二十年,但是烟酒还是要控量。
离开家乡后,我接触到更多的酒,能喝到的酒的品种越来越多。只要是酒,我都能喝,虽然量不是很大。多年来,没少喝醉,也没少吐。虽然每次喝醉难受,但是醒酒后继续喝,也直不亦乐乎。曾经,因此工作性质的原因,酒文化非常盛行,能和、敢喝曾经是工作能力的另一体现。特别是东北、西北的一些同事,和他们喝酒,我才入行。他们一斤白酒刚起步,我的白酒极限很少到这个量,因此得了个敢喝酒的评价。自从认识到喝酒是个能力,非锻炼可进步,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容易醉,这几年,逐渐参加酒席少了,醉的次数也减少。特别是有了酒驾之后,在外喝酒就更少,尤其发现贵的酒喝不起,便宜的假酒太多,又开始怀念起家乡的米酒。但是这么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发现家乡的米酒和水酒才是最原生态的正宗的酒。现在要喝到大米纯酿的酒感觉有点难度,就是家乡的酒,如果不是母亲酿的而是买的,也不正宗了。前些年,母亲每年还酿一些酒,分给我们兄妹解解馋,现在年纪大了,也只有想的份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作为与国人密切相关的酒,因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及酒驾醉驾等要规定,对酒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酒而落马或受处分的官员不少,因为酒驾醉驾而拘留、判刑的更是不计其数。据说一些名酒诸如茅台、五粮液影响空前,餐饮业也受到很大冲击。在这方面,自己体会感触也很深、改变也很大。最明显的是应酬少了,回归家庭。因为这些因素,偶尔想喝点小酒也在家慢慢品尝,放心又能控制量。但是,据说现在酒的销量以及餐饮业逐渐恢复正常,有的甚至超越之前,说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为反腐一直在路上,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
喝酒之人有时还是需要一点小酒的,其感觉非三言两语能表达完整。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违规、不违法、不过量。以有益身体健康为前提,以适当加深感情为前提,喝喝小酒未尚不可。但是,期望假酒少点,期望酒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写作之时,已经抿了几口白酒,写不下去了。酒事今日先说到此。
网友评论